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冲分知识点整理(五)(三)与有效性有关的定量分析ﻫ1.全草类中药含叶量的检査大多数药材其药效成分在植物体不同的部位(器官)中,含量是不均衡的,在某个或某些部位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特别是在全草类药材中,这样的例证有很多。ﻫ如穿心莲其清热解毒的主要药效物质二萜内酯类成分如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主要存在于叶中;薄荷所含挥发油是主要药效物质,其在叶中的含量要远高于在其他部位(器官);广藿香所含挥发油是其芳香化浊、发表解暑的主要有效成分,也主要存在于叶中。但这些药材在采收、加工、炮制、运输过程中,常因其叶在干燥后易脱落或碎裂而致其商品药材中所含叶量少而主要为茎秆,使得药材和饮片总体质量下降。《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药材叶不得少于30%,薄荷药材叶不得少于30%,广藿香药材叶不得少于20%等,从而保证这些中药的总体质量。2.浸出物测定ﻫ定对某些暂时无法建立含量测定项的中药,或已有含量测定项的中药,为了更全面地控制中药的质量,一般可根据该中药已知化学成分的类别,结合用药习惯、中药质地、药效研究结果等,选用适宜的溶剂为溶媒,测定中药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以示中药的品质。ﻫ通常选用水、一定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饱和和正丁醇、乙醚作溶剂,用冷浸法或热浸法做中药的浸出物测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测定法有3种:①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②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亦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③挥发性醚溶性浸出物测定法。3.含量测定含量测定的方法很多,既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滴定法等),又有现代仪器分析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等)。可根据各药材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ﻫ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有效成分尚不清楚而化学上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如总生物碱、总蒽醌、总黄酮、总皂苷等进行含量测定;含挥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四)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生物活性测定是以药物的生物效应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测定药物有效性的一种方法,从而达到控制药品质量的作用。其测定方法包括生物效价测定法和生物活性限制测定法等。《中国药典》中水蛭就采用了生物效价检测方法控制其质量。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一、2015年第七版考试大纲中药药剂学考试形式隶属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等六个学科的综合知识,总共8章的内容。以下是新旧大纲的对比情况。2015年新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年旧版增删情况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中药学专业知识(一)ﻫ中药学部分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第三节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的第三章第一章第四节中药学专业知识(一)ﻫ中药学部分的第四章增加中成药配伍第一章第五节新增内容2015年新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年旧版增删情况第二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二)ﻫ中药鉴定学部分的第三章第三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二)ﻫ中药化学部分增加含各个化学成分的常用中药;删除具体药物的提取分离鉴别第四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炮制学部分2015年新版中2014年旧版增删情况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五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部分的第四章删除原来教材中的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内容第六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一)ﻫ中药药剂学部分删除原有中药药剂学中的第三章、第四章、第十八章、二十章第七章新增内容第八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二)ﻫ中药鉴定学的各论(第五章~第十六章)是否变难了?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468页——432页,每个科目内容更少,更精炼!ﻫ140题——120题在整体内容上,加大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比重,降低专业基础知识的比重。ﻫ考试内容、考题结构将充分突出以用定考、以用为先、以人为本、以业为重,力求通过有目的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