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对塑造梅英、陈秀英、梁红玉等人物形象的心得体会

浅谈对塑造梅英、陈秀英、梁红玉等人物形象的心得体会_第1页
浅谈对塑造梅英、陈秀英、梁红玉等人物形象的心得体会_第2页
浅谈对塑造梅英、陈秀英、梁红玉等人物形象的心得体会_第3页
浅谈对塑造梅英、陈秀英、梁红玉等人物形象的心得体会 1977 年,我刚刚 11 岁。那一年的金秋时节,带着许多童年梦想,我刚考入了石家庄地区戏曲学校(现 XX 市艺术学校)京剧表演班。时光荏苒,弹指挥间,回想自己走过的 36 年艺术历程,深刻感到,京剧界的历代前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谦逊学习,继承发展优秀的艺术传统,是不断创新,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坚实根基。我在排练演出《卖水》《铁弓缘》《红玉良缘》的过程中,对这一点的感受尤为深刻。 学习《卖水》时,刘长瑜老师强调。行当、技巧是为剧中人物服务的,一定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合理运用技巧,把人物的内心展示出来,并且要“精心设计、自然流露”,让观众感觉舒服,引起共鸣。 年轻时,我对老师的教导体会得并不深刻,演出时总想着如何把“唱念”“圆场”“搓步”“扇子”“手绢”等一系列技巧完成好。事实上,想很好地完成《卖水》这样一出载歌载舞的折子戏,是很不容易的。演员如果想在舞台上完成好一遍,在台下练功时,必须连续完成三遍以上,演出时,才能让观众看得轻松、自然,进而跟着演员的表演情绪进入剧情。 ■ 《卖水》饰梅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舞台实践的增多,我对老师的教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比如,不但注重外在及技巧的表演,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也运用了丰富的潜台词来使其生动丰满,认真研究唱念的阴、阳、顿、挫,运用内心活动调动“圆场”“花梆子”等技巧的轻重缓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可爱。“表花”后对李彦贵的“相公错把小姐怨”一段唱腔,虽然不似前面那样,既焦急等待李彦贵,又要不露破绽地应付黄桂英,形体动作、舞台调度也相对稳定,但我加入了更为浓重的情感色彩,既有对“君家忠良”的赞赏,又有对“老爷趁机毁良缘”埋怨;既有对“薄幸男”的指责、规劝,更有对小姐“誓与公子结凤鸾”钦佩、敬仰,塑造出一个机智、善良,爱憎分明又敢作敢为的少女形象。 《铁弓缘》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的代表剧目。尽管我随刘长瑜老师学习荀派,但对这出“关派”名剧始终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尤其是陈秀英这一有胆有识、有情有趣、身手不凡的京剧舞台上的奇女子,集武旦、闺门旦、青衣和小生、武生等诸行于一身,对我更有吸引力,更富挑战性。伊始,她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情窦似开未开,世事似懂非懂。听妈妈呼唤有客人来喝茶,她原本提细瓷茶壶茶盏,见是一恶少,即刻换成大铜壶粗碗;因误会匡忠“悔婚”,她冲口就说:“早知他不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