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运】视天下苍生为己出的医者喜欢孩子,是人类的本性。然而,选择做儿科医生,却必须在本性基础上多一份责任,作为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儿童多动抽动症诊疗中心主任的霍福运医生对此有着自己更深的体会。翻山越岭暖童心北京的延庆县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远的一个远郊区县,葛大妈的孙子就出生在这里,2012年已经6岁的孩子被确诊患有严重的抽动症,老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儿媳,只能和身患疾病的孙子在大山里相依为命,通过乡村卫生站的板报,老人拨通了霍福运主任的电话,为了救治老人的孙子,霍医生曾经数次到延庆县县大石山区去为葛大妈的孙子看病。让葛大妈感动不已的还有,为了能让患儿做全面的检查,霍医生亲自上门把孩子接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儿童多动抽动症诊疗中心拍片检查。每次检查结束又亲自把孩子送回家,并不断叮咛今后的注意事项后又赶回北京市里,往往一天下来已是深夜,赶不上末班车的话,在山区旅馆过夜也是常有的事。同年秋天,葛大妈的孙子完全康复,孩子在山上采了整整一天的野果,特地托人送到了霍医生的单位,此时的霍医生和同事们真正体会到作为医生的幸福。难以割舍的医患情患儿覃小军因为多动症缘故要经常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儿童多动抽动中心就诊,每次覃小军的母亲都是找霍医生做她儿子的主管医生。原因很简单,她是个单身妈妈,又当爹又当妈,生活本来就不富裕,自己要打两份工才能养活她们母子俩,现在儿子又得了病,就更是雪上加霜了。而霍医生不但在治疗方案上尽可能的帮她找物美价廉的方案,而且还经常帮她照顾小军,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上夜班不能照顾小军,霍医生就把小军带在身边,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军没有钱住不起医院,霍医生就把他带回家照顾,小军病情康复的很快,康复之日,霍医生嘱咐小军的妈妈以后在家按时吃药就可以了,不用再来医院就诊了。听到这话,小军一下子扑过来抱住霍医生哭了,一边哭一边哽咽的说:“霍叔叔,我要来看病,我还没好呢,我要来。。。”类似这样的故事,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儿童多动抽动症诊疗中心几乎每天都发生着,为了完成这份平凡却也特殊的工作,这里的每个人都付出了汗水和辛劳。他们忘却了个人得失,以团队为整体,出色地完成任务,维护了医务人员的光辉形象。常言道,医者父母心。作为医护人员,霍福运医生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牢记着医者共同的使命,牢记着手中被呵护的是稚嫩的生命。在求知的道路上,他从来未曾止步,带着军人特有的品质,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孜孜不倦,无怨无悔,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