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教学难点:1.理解“打开”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1)“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2)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2.点一生读题;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1)交流第一题答案:A.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D.师小结板书:课本打开:读、看(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E.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F.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2)交流第二题答案:A.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B.生思考、讨论;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D.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A.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B.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