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财务管理汇总关于毛利的控制毛利的理想状况和毛利率太低的原因及其对策一、理想状况:1、毛利率刚好达成预估的毛利率2、业绩销售增加越多越好二、如果毛利率太低可能的原因1、促销品项太多2、正常商品售价太低3、价格错误造成无形损失4、与竞争对手的比价无形拉低毛利三、采购因应对策:1、先找出毛利率太低的原因2、如果促销品项太多,促销结束后应减少促销品项,拉抬毛利率3、在正常销售的商品中寻找次要商品、非竞争性商品进行拉价,主要竞争商品仍不动4、如价格错误(输入电脑错误或打错标签)则立即修正,并追究责任。5、如因与竞争对手比价而造成毛利下降,则采购应针对几项市场主力商品售价与竞争对手拉大价差,而非主力商品则拉高毛利,不予理会以免浪费毛利。6、寻求厂商支援四、采购必须控制毛利率在规定的标准左右。毛利率太高,售价太高,影响公司形象,顾客会抗议;毛利率太低,则减少收益。采购应把业绩置于首位,业绩好代表顾客支持这个卖场,但毛利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公司才不会因此而造成财务损失,这样经营才能持久。绝不可为了毛利而影响整个业绩,如果只追求毛利即使毛利高于预算很多,但我们的顾客也在不断的流失中,因为我们的售价过高,最后会导致很多潜在的顾客流失。B 零售库存保本保利分析预算“保本、保利期”分析法是利用商品在经营过程中的进销差价、销售税金、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商品储存额或储存量的多少和储存期限的长短盈亏联系起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商品储存进行预测分析,据以控制商品储存时间的方法。一、商品储存保本期分析商品保本期可以从商品保本储存期和商品保本储存额两方面进行分析。商品保本期是指商品从购进到销售,不出现经营性亏损的最长存放时间,它所保的“本”,既包括进行分析时已经发生和支付了的商品购进成本、购进费用,又包括进行分析时尚未发生,但必将发生而又必须支付的费用、销售费用等。最长储存期是商品盈亏的分界点。在最长储存期内,能取得一定的利润,如果超过最长储存期就会发生亏损。进行商品保本储存的预测,必须了解影响商品盈亏的有关因素,以及因素之间有何种关系。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称为毛利,毛利减去应交纳税金后,如果与发生费用相等,即不盈不亏,正好保本,称为保本点,商品储存达到保本点时的期限,即商品保本储存期。毛利和税金不随商品储存期的长短而变动,商品购进后至销售前发生的费用,如保管费、利息等,则随商品储存期长短而变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