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知识汇总铸钢熔炼常用脱氧剂通常有:铝、钙、锰、硅、钛、稀土等。铝(Al) 终脱氧剂,脱氧产物 Al2O3,熔点 2050℃,硬度 HV3000。 1.优点 A.脱氧力强; B.价格便宜; C.作业方便; D.烟灰少,可残留而预防二次氧化。 2.缺点 A.和 N 形成晶界 AlN,造成铸件脆化(析出温度 1150℃以下),铸件愈厚愈易产生; B.脱氧产物,熔点高,硬度高,影响钢水流动性和铸件加工性,且细小而不易浮起; C.一般加入量(0.1%左右)易形成 II 型硫化物,而对铸件机械性质不利(尤其是韧性)。 3.缺点之改善 1.控制残留铝量在 0.03%~0.07%之间(铝之氧化损失约 50%,故铝加入量约 0.1%),厚铸件应酌量减少。 2.可先用 Zr 或 Ti 除 N 后,再加入 Al(ZrN 或 TiN 之危害性较低)。 3. 在 Al 之 后 , 加 入 Ca , 使 形 成 低 熔 点 ( 1400℃ ) 之 钙 铝 酸(CaO·Al2O3·SiO2)。以改善流动性和加工性(硬度 HV1200),同时,可形成 I 型之氧硫化物而提升机械性能(尤其是韧性)。钙(Ca) 终脱氧剂,脱氧产物 CaO,熔点 2600℃。 1.优点 A.氧化性强,故可形成稳定之氧化物; B.在 Al 加入后添加,可改善 Al2O3 之缺失; C.脱氧反应快速; D.促进 I 型硫化物,而提升机械性能(尤其是冲击值); E.不仅有脱氧作用,还有脱硫作用; F.和密铈合金并用,可降低铸件热裂倾向。 2.缺点 A.沸点低(1492℃),故易挥发,有效作用时间短(60~90s),不易残留而无法预防浇注期间之二次氧化; B.纯金属不易贮存(易氧化),一般以合金为之,最常见为 Ca-Si; C.在钢水中溶解度低,故无法仅以其脱氧。 3.缺点之改善 1.使成合金减少挥发,例如 CaSiBa、CaSiBaAl; 2.奥氏体系不锈钢、耐热钢、高锰钢有高含量之:Ni、Mn,可增加其溶解度,而可单独使用钙脱氧(即不并同铝)。锰(Mn) 一般作为熔解过程中间或末期之脱氧剂。 1.优点 A.是脱氧剂,也是很好的脱硫剂,可使低熔点之 FeS(1200℃)变成高熔点之 MnS(1600℃)而减少热脆性; B.可增加钢材之韧性(晶粒细化作用),Si 亦可类似效果; C.脱氧产物 MnO,对加工性无害; D.有利于抑制针孔之形成。 2.缺点 A.脱氧力不足,故常须另外加入其它强脱氧剂,例如:Al、Ca、Ti等; B. 锰 含 量 过 高 时 , 钢 水 易 侵 蚀 砂 模 , 而 产 生 夹 杂 物2Mn+SiO→2MnO+Si硅(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