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是指一组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硬化性疾病,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最常见的和最具有危害性的疾病②动脉中层钙化(Mnckebergmedialcalcification)较少见,好发于老年人的中等肌型动脉,表现为中膜的钙盐沉积,并可发生骨化;③细动脉硬化症(arteriolosclerosis,arteriolarsclerosis)常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其基本病变主要是细小动脉的玻璃样变(详见高血压病)。AS 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动脉(弹力型—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中动脉(弹力肌型—冠状动脉脑动脉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smoothmusclecell,SMC)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一、病因(一)危险因素AS 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下列因素被视为危险因素(riskfactors)。1.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 AS 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血脂以脂蛋白(lipoprotein,LP)的形式在血液循环中进行转运,因此高脂血症实际上是高脂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是人 5 和 CHD 的主要致病因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CM)也与 AS 发生有密切关系。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氧化作用,防止 LDL 氧化,并可通过竞争机制抑制 LDL 与血管内皮细胞受体结合而减少其摄取,因此,HDL 具有抗 AS 和 CHD 发病作用。2.高血压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和冲击作用较强;血压能直接影响动脉壁结缔组织代谢;高血压可引起内皮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使内膜对脂质的通透性增加;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肾素、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等也可改变动脉壁代谢,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造成脂蛋白渗入内膜增多、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粘附、中膜 SMC 迁入内膜等变化,促进 AS 发生和发展。3.吸烟大量吸烟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内一氧化碳(CO)浓度升高,碳氧血红蛋白增多。血中 CO 的升高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生长因子(growthfactor,GF),促使中膜 SMC 向内膜迁入、增生,参与 AS 的发生。大量吸烟可使血中 LDL 易于氧化(oxidization),氧化 LDL 有更强的致AS 的作用。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激活凝血因子刘及某些致突变物质,后者可引起血管壁 SMC 增生。吸烟可以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升高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及降低 HDL 水平。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