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春防城港市第四中学小学部“青蓝工程”教研验收课教学设计第 14 周星期三第一节 2019 年 5 月 29 日授课老师罗丹指导老师谭圣洁 学科语文班别一四班授课地点本班教室课题《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2.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3. 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学会迁移运用。教学难点1.根据课文内容推断,小猴子最后空手回家的原因。教具使用课件、卡片课型标准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方法策略(学生活动)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建议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用游戏通过游戏2、游戏中复习回顾。的方式,让孩子的方式既能出示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们回忆、复习故激发孩子的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中的要点。既兴趣,又创造事物是故事中有的?调动孩子们的了良好的学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积极性,又能迅习氛围。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速地进入课堂。到黑板上。还为孩子们创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造一个轻松愉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悦的学习氛围。注重细声。在课文中节,指导好学一、整体读文,明确路线渗透对轻声的生对轻声的1、接读全文。师:小猴子下山(板画山),它先学习。润物细无声。朗读。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接读的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时候,教师要读课文,正音。注意关注其他学生的状二、2、排列图片。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3、练说量词。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一又大又多贴词卡。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让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