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多头授信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VIP免费

企业多头授信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_第1页
企业多头授信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_第2页
企业多头授信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类银行机构大量出现,多家银行对一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已十分普遍。这种“多对一”的授信服务模式在解决“一对一”模式下企业融资缺口的同时,也容易催生一系列的风险。本文以XX省某县级市国有县域支行法人客户群体为例,深入分析多头授信特征属性及存在的风险,探索多头授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风险防范政策建议。关键词:多头授信;企业融资;金融风险1多头授信呈现出的特征及存在的风险某市是XX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级市,该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共9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由于该市经济较活跃,金融资源相对丰富,埠外银行也纷纷通过异地授信到该市拓展法人信贷业务。据统计,对该区域企业授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近20家。笔者对该市某国有银行支行法人客户多头授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截至20XX年末,该银行有33户授信企业,在各家金融机构授信总额63.34亿元,用信额49.53亿元;按照工信部企业划型标准,大型企业3户、中型企业9户、小微型企业21户。这33户企业最少在1家金融机构用信,最多的达9家。1.1多头授信呈现出的属性特征一是总体以大中型企业居多。这33户企业中,大型企业总授信为44.5亿元,中型企业13.2亿元,小型企业5.6亿元。这些企业在1~2家金融机构授信的有17户,占比为51.52%,其中小型企业13户、中型企业4户;在3~5家金融机构授信的有11户,占比为33.33%;在6~9家金融机构授信的有5户,占比为15.15%;在3家及以上金融机构授信的高达16户,占全部客户数的48.48%,其中大型企业3户、中型企业5户、小型企业8户。从埠外银行信贷投放来看,有12户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其中大中型企业9户、小型企业3户。这12户企业均为某国有银行的优质客户,这说明埠外银行对优质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注重对跨区域投放客户的选择。二是用信程度与企业规第1页共6页模负相关。这33户企业中,大型企业用信占授信的比列为71.4%,中型企业用信占授信的比例为92.6%,小型企业占授信的比列为98.1%。从中可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其用信占授信的比例越小。这反映出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呈现出“马太效应”,大型企业不缺钱,但是各类型商业银行依然纷纷介入,缺钱的小微企业反而得到的银行信贷支持有限。三是授信金融机构过多的企业更倾向用足授信额度。该33户企业中,在1~2家及3~5家金融机构用信额占授信额比例均在68%左右,而在6家以上金融机构用信额占授信额的比例达到114%。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大中型企业授信多集中在四大国有银行,小微企业授信一般只在1家国有银行授信,但在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授信,且用信品种以差额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绝大部分采用多户联保担保方式。1.2多头授信产生的风险一是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目前,银行在对单一客户进行综合授信时,未匡算区域内授信总金额和总体信用风险,导致企业信贷风险层层累加,最终形成潜在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如江西某地级市一家光伏企业,在政府力推下,企业迅速扩张,当地和埠外银行纷纷跟进,贷款总额100多亿元,全市各项贷款总额占比超过10%。受金融危机和国外反倾销影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导致当地经济金融倍受打击,一度影响该市银行业的稳定。二是形成担保圈风险。县域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中小银行利用多户联保的形式给其授信,采取开承兑的方式用信,这就导致同一地域诸多企业之间基于互保、循环担保而形成所谓的担保圈。在没有形成担保圈的情况下,由于这些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经营特征,相互间违约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违约概率也小。但若存在担保圈,圈内企业违约相关性就将显著放大。同时互保方式虚化了担保的效果,降低了贷款的准入门槛。而且由于圈内各家互保企业之间结成息息相关的关联关系,一旦一家企业出现问题,担保链被引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给银行带来大量不良贷款,严重的将会冲击区域金融稳定。三是导致信用膨胀风险。“多头授信”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膨胀的经济现象。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第2页共6页应与企业的偿还能力形成一定合理的比例,而在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