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摘要】本文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理解、发展战略、路径选择三方面考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农业现代化观点,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科技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一、农业现代化内涵理解1、毛泽东——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与其所在时代的背景相呼应,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历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毛泽东明确地将农业现代化从“四化”中单列提出,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1959年10月,在满足整体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情况下,他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优先发展,不断提高机械使用率,增加农业产量,保证有效供给。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农业高产国不仅是目标,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集中概括。2、邓小平——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框架,构建了新的思维体系。在邓小平三次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中可以完整体现。第一次,推动集体经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要依靠管理和科技水平以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第二次,废除人民公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三次,邓小平认为“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集约化。”综合以上三次,可以得出邓小平从生产工具、措施、组织、管理赋予农业现代化新的内涵。3、江泽民——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变化下,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高产量、高质量、低耗能。江泽民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生产。4、胡锦涛——农业现代化要立足整体,把握阶段在十六届第1页共5页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立足整体,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阶段性目标。将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归结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以及劳动者生活方式现代化,为实现新条件下农业现代化提出可行而明确的要求。5、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依靠科技进步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农业发展思想,认为“三农”的发展要依靠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依靠科技进步。在十八大中可以看出习近平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思想主要寓于他的“三农”思想中,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1、毛泽东——“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农轻重为序、工农业并举”在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保持各个部门的均衡发展,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农带工,以工促农是毛泽东对于农闲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战略。2、邓小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基于农村的基础地位,1982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提出的农业发展要依靠政策和科学,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方向。1979年,中国农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央重新制定了对农村的政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破除旧有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明确提出“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将科学技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成果。3、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科学和教育才是农业振兴的根本出路,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力。同时,多次谈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素质,进行科学管理。4、胡锦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主要第2页共5页从两个方面来突破:其一,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由于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客观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其二,农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