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意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多,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现就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市委“两创一促”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节水的现代农业,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与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二、基本原则--坚持优化结构调整与强化设施装备相配套。按照高效生态安全节水农业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调整种养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强化技术装备,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坚持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针对我市“人多、地少、水缺”的现状,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农业资源,发挥农业保障供应和支撑生态的双重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协调。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保障能力和发展活力。--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主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第1页共7页三、发展目标到20XX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达到以下目标:--农业农村经济优化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蔬菜、生猪、禽蛋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自给率分别达到60%、75%和50%。--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完成农田水改旱面积8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40%;畜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达到80%;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0万千瓦,耕种收管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0%;灌溉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在0.65以上。--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上。--农业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努力使全市重要区域的防洪排涝标准分别达到50年一遇和20年一遇,力争农田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提高山塘防洪标准,继续实施标准河道建设。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保障体系。--农业保障服务切实增强。标准农田面积稳定在12万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实施滩涂围垦18万亩,围垦成陆面积8万亩;植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确保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渔农村“农民信箱”入户率达到20%以上;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其中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家,带动农户3万户;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达到应保项目的80%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0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达到65%以上,农村低收入家庭进一步减少。四、主要任务围绕上述发展目标,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九项重点工程建设。(一)特色产业工程第2页共7页重点发展我市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蔬菜、瓜果、茶叶、花卉、苗木、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集中扶持建设规模化高效蔬菜基地60个,其中主要经济大岛确保有2个5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10个旱粮基地、50个水果基地、15个茶叶基地、20个花卉苗木繁育基地、20个生态畜禽养殖场(小区)。同时,建设20个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深入实施“强龙兴农”示范工程,高标准发展生态型农业、休闲观光型农业、外向型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