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__可直接打印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__可直接打印_第1页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__可直接打印_第2页
倪海夏《神农本草经》__可直接打印_第3页
.专业资料分享. .W ORD 完美格式. 倪海夏—— 人纪 ——简体横版《神农本草经》 第一章 前言 前言:我国医学始于神农、有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复命僦贷季(歧伯之师)理色脉,所以上古是先有药而后有医也,是故治病之道必先于用药,而用药之道必先于识药,此书共分上中下三种药物的说明。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中药一百二十味,下药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 第二章 药性总义 参考本草备要(清·汪讱庵) 一、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二、五色之义──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三、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四、阴阳之义──寒热温凉是气也,酸苦甘辛咸是味也,气为阳味为阴,其气厚者为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也。味厚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主发泄散表,厚则发热与温,味厚则泄降,薄则通窍,利渗湿,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 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肌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五、药之相从──凡药清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如春季,气薄者降而收象秋季。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天,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天,味平者化而成象长夏,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药根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之相从也。 六、药色之入经脉── 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 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中唯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而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