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镇继续解放思想汇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12日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建平镇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6亿元,预计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增长7%。如何结合我镇农业特点,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继续解放思想,奋力推进建平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是当前我镇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建平农业的现状分析全镇共有耕地面积3.1万亩,坝地仅占5.7%,坡台地占94.3%,属于典型的西部盆地中丘区农业大镇。田土中:水田1.1万亩,旱地2万亩,农业人口2.8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1亩。日照、气温资源优越,大面积能实现2-3熟,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左右,复种指数245,其中,粮食作物常年播面6.1万亩左右,经济作物常年播面1.5万亩左右。六大优势主导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红苕、花生、油菜等。从目前情况来看,建平农业优势明显,是粮、油、猪生产基地镇。全镇粮食总产量近年来一直位列全县前茅。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土地利用率较低。建平人均占有耕地仅1.1亩,单位面积产值不足1500元,复种指数还有提高的潜力。二是农作物品种多,但精品少,注册商标只有一个。建平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但均为传统农业作物,产量提升空间小,经济效益低。经济作物播面小,占总播面比重小,难以明显提高经济收入。三是农副产品转化率低。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生产规模小,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四是土地耕作精细化程度低。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全镇部分村、社出现农业简业化、农村空心化、劳力老龄化现象,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往往凭经验种田,不去追求什么新品种、新方法,满足于自己的口粮够吃就行,精细化耕作难以第1页共5页保障,对农业增产、增收产生一定的影响。五是劳动力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源性因素。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质整体较低,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差,对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科技生产力的转换,严重地限制了农村科技致富的步伐,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六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建平农业产业结构虽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变动比较缓慢,依然是一产业占绝对优势,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从农业生产结构看,种植业产值远高于养殖业,种植业中粮油作物产值远高于经济作物产值。二、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亟待解决的问题1.缺少典型。好的领头羊,是羊群的保证;好的带头人,是集体前进的保证。建平虽是农业大镇,但没有特别突出的典型增收、致富典型。农业生产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农业机械设备利用不充分,农业产业规模化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就连旱地改制,在一定时期都出现了一定的回潮现象。2.投入不足。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抗御自然灾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农民收入的增加,离不开资金投入。农业投入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一,农业本身是一个弱质产业,是低利润产业;第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防控疫情能力差;第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农民预期支出的负担沉重,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加上家庭意外随时发生,农民不敢大量投资农业生产,农民手头仅有的一点存款用于防病、防老。3.竞争乏力。农民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实行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经营分散,影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农业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生产,也使农产品生产费用普遍偏高,导致了许多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难以给农民带来许多利润,农业综合效益低下。4.缺乏开拓进取意识。建平六大优势主导农作物均为传统农作物,虽然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但过高的成本和过低的价格导致农民收入有限。同时,农民思想保守,满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无经济实力作后盾,怕投入,怕风险,不敢第2页共5页尝试种植新品种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