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VIP免费

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_第1页
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_第2页
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谈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近期农信社案件起数之多,金额之大,影响之广,损失之巨,仍令人触目惊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频频发生经济案件的危害性。一是危害经营资产,造成直接损失。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信用社,或收存不入帐,帐外贷放牟利,或收贷收息不入帐,直接据为己有,或违法违规发放贷款,自批自贷贷款、跨地区贷款、超权限贷款、冒名贷款、内外勾结放款,这些资金的用途大多是不正当的,现在要追回相当困难。同时,为了破案、挽损,还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费用。二是危害信誉形象,造成信誉损失。信用社案件频发,使地方党政和广大客户认为信用社管理一片混乱,存款该入帐的入了私人荷包,贷款正当用途贷不到,导致存款的不敢将款存入信用社,欠贷的不敢将款还给信用社工作人员,在此情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发展从何谈起呢。三是危害改革进程,造成机遇损失。"国务院[2004]15号文件"明确要求信用社"要切实强化约束机制,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四自'原则,建立健全信用社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贷款审批、财务收支、风险控制等内控制度,降低不良贷款,压缩人员,减少成本,努力扭亏增盈,防范和控制新的经营风险"。不把案件降下来,不把经营机制健全完善,我们就无法兑付专项票据,结果将无法想象。四是危害日常管理,造成时间损失。一旦发生经济案件,联社、信用社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发案社,除柜台工作外,其他工作几乎都停顿,核帐、取证、追赃、挽损等工作弄提我们几乎竭尽全力,而影响正常的经营管理,按下葫芦瓢,这里起火,那里冒烟,弄得疲于奔命。我们的管理怎样加强呢。我们业务经营怎能开拓发展呢。我们的改革如何进行呢。第1页共2页五是危害员工队伍,造成思想损失。员工队伍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的强弱是信用社生存、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出了这么多案子,冒出这么多老鼠,对依法合规经营,勤恳务实办事的难免不产生影响,如果不加以遏制,形成攀比心理,那后果更不堪设想。我们要看到经济案件对我们的资金、信誉、日常经营、改革发展和员工队伍的危害,下决心对其进行根治。《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来源于,欢迎阅读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