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诊疗技术规范贵德县人民医院常见精神科急症诊疗规程一、急性精神药物中毒的处理(一)治疗原则1、立即中止机体与药物的再接触,避免再次服用。2、尽快抢救,分秒必争。对惊厥、休克、呼吸障碍、心律失常等,首先采取对症措施,以抢救生命。3、尽快使用较为有效的解毒剂。4、边抢救,边诊断。(二)具体措施1、促进毒物排泄。2、催吐。3、洗胃。4、导泻和吸附:洗胃后灌入硫酸钠或硫酸镁 20—30g;或活性炭 4—5g 加水 250—300m1 经胃管灌入。5、利尿:无尿时液体应限制在 800ml 以内。6、解毒:一般解毒药:葡醛内酯(肝泰乐)600—800mg,VitC1—2g。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中毒:毒扁豆碱,新斯的明。7、维持生命体征最主要的是保持正常的呼吸,心率和血压,同时要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血钾的变化。(三)对症治疗1、意识障碍、昏迷:利他灵 20—100mg 静脉滴注,纳络酮静推或静脉滴注。2、休克:多巴胺,问羟胺,NE。3、抽搐:安定静推或氯硝安定 1—4mg 肌肉注射。4、预防反跳。二、精神药物严重副作用的处理(一)粒细胞减少系造血系统受到药物抑制所致。1、粒细胞缺乏症定义:国内定义为 WBCV2X109/L,PMNV1X109/L(多形核白细胞)。2、病因:(1)细胞免疫反应,包括迟发性和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可能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复合物对 DNA 合成起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2)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3)遗传学方面可能 HLA 与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关系。3、临床表现:(1)发生率高 0.8—1.6%。(2)死亡率高 20—50%。(3)发展速度快。(4)属于迟发>6%发生在治疗第 4—18 周,最危险期是第三个月。(5)骨髓象骨髓前体细胞减少。(6)可再促发。第二次复发时,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相对较低,潜伏期短,发作更快,危险更高。4、处理(1)停用抗精神病药物。(2)升白细胞药。(3)肌注促粒细胞刺激因素,如吉姆欣。(4)预防继发感染。(5)糖皮质激素。(6)输入新鲜血和白细胞悬液。(7)禁用同一类型抗精神病药物。(8)忌用卡马西平,可与锂盐联用。5、预防措施:血象监测:用药前,治疗期 18 周内每周查 WBC,以后每月至少复查一次。(二)药源性癫痫大发作氯氮平 600mg/d 发生率 4.4%,300-600mg/d 发生率 2.7%,v300mg/d 发生率 1%,药物增加过快是原因之一。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5%0,氯丙米嗪 5%0,马普替林 4%0,氟西汀 2%0,多虑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