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治安治理工作要点2篇第一篇年全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和谐平安为载体,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突破工作难点,以维护安全稳定为主线,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以规范工作机制为核心,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局社会稳定,为“三年再造一个新”,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营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一、进一步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要围绕全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提高预防调处矛盾纠纷和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实效,夯实基层基础。为此,全局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人。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拓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渠道,狠抓信息畅通,把定期排查调处与经常性排查调处结合起来,在坚持周排查和半月排查等日常性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与重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抓好整改、调解。要高度重视矛盾的排查调解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同时注重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上下联动、各方联动的齐抓共管局面,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力量,积极配合,统一指挥,明确责任,分工有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制订妥善应急方案,研究处置办法,落实人员队伍,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严防事态扩大化,减小负面影响,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第1页共6页(三)完善稳定预警机制。要认真贯彻《县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分析预测,着力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时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要建立健全信访联系会议制度,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要妥善处理,坚持从源头上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要认真贯彻县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领导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全面落实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全面提升治安防范水平(一)建立形势分析评估机制。县局成立社会治安形势和综合治理成效评估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治安形势、综治成效分析评估和社会舆情、公众安全感调查。将治安秩序状况、治理治安能力、公众安全感等作为治安形势分析评估主要内容,科学确定参数,客观分析评估年度治安形势。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结合、定向调查与随机调查结合等方法开展分析评估,运用评估成果,建立预警机制、决策机制、控制机制、处置机制。(二)继续推进综治先进单位工作。开展先进综治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各单位群防群治队伍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并统一实现制度上墙。按照“服务在先,管在其中”的原则,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方式,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切入点,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促进基层安全稳定。(三)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治安整治,及时排查治安乱点和治安难点,明确整治责任,开展集中整治。要以安全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强化治安管理,加大对重点要害部位的管理力度,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整治,着力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严防爆炸、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森林火灾)等群第2页共6页死群伤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助抓好挂点村的治安建设,推进平安村组的治安创建力度,确保挂点村的平安稳定。三、进一步夯实综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