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工作落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党员干部“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规范。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持之以恒的抓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把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对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趋势的科学把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动实践的理论升华。在新形势下,引导和促使广大党员1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针对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民生考虑,将群众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以谋大局、谋长远的科学发展新理念,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为政思想,真正第1页共15页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标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用辩证、发展、全面、长远的眼光来衡量政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考核标准,真正将那些默默无闻、在任一方、造福一方的党员干部选拔出来,不让他们吃亏,让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追求名利的人曝光,不让他们尝到甜头。不可否认,在我们周围不乏有急功近利的人,他们有的目光短浅、视野狭窄,只盯着眼前利益,什么容易出成绩干什么,什么费力少、见效快干什么。有的缺乏通盘考虑和长2远规划,有的为了扬名得利,千方百计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败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利长远,就是要就要站在高端,志存高远,面向未来,打开视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自觉做到不让眼前的风景迷茫,不被身边的利益迷惑,不为一时的得失分心走神;利长远,就要谋划长远看全局,从战略高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凡事注重想整体、谋全局;利长远,更要着眼长远办实事,既要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精神,脚踏实地干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又要坚持用长远眼光来审视当前、要求当前、促进当前。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发展与政绩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什么是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政绩观,更加明确创造政绩的努力方向和根本要求,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真正做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任何工作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第2页共15页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