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调查研究切忌脱离实际VIP免费

调查研究切忌脱离实际_第1页
调查研究切忌脱离实际_第2页
调查研究切忌脱离实际作者/朱文鸿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然而,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一些上级机关的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活动时,习惯于“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热衷于听汇报、看材料,很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造成出台的政策与基层实情不符,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环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始终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把它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是把握调查研究正确方向、提升调查研究质量的关键。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情况,促进正确决策,推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党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领导职责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不做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须臾不可分离。因为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解决问题则是调查研究的指向和归结。加强调查研究是当前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迫切需要。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妥善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办法不会从天而降、唾手可得,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借鉴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只有准确掌握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周密,使问题迎刃而解;只有充分了解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民意,才能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如果拿着走样的民意硬拍板,凭着虚假的情况强决断,那么十有八九会出现失误,不仅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诚如陈云同志所说:“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沉下去、钻进去搞调查研究,把工作做细、做实、第1页共4页做深,这样决策的可靠性就强。”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调查研究质量不高,出现选题不准、深入不够、范围狭窄、调用脱节等弊病,根本原因在于自身作风飘浮,抛弃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他们有的带着一身官气到基层,习惯于“从干部中来,到干部中去”,到农村不访农户,到工厂不进车间,只是把机关的会议室搬到基层去,满足于开会听汇报、作指示;有的在选择调研课题时,往往唯上是从,敷衍应付,避重就轻,对影响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兴趣不高、热情不大,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嫌贫爱富”,开展调研活动总喜欢到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去,在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方往往难觅其踪影;有的甚至是冬天往南“调查”,夏天上北“研究”,貌似调查研究,实为度假旅游。显然,这样的调查研究不可能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其结果只能导致决策的失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调查研究与实际问题脱节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客观上存在着影响调查研究者获得真实情况的各种障碍。比如,有的被记者围着,摄像机林立,闪光灯不断;有的被各级干部层层陪着,前呼后拥,动弹不得;有的被调研对象支配着,想看的地方看不了,想听的话听不到。即便是安排同群众见面,找哪些人座谈,甚至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有些问题怎样谈、有些数据如何汇报,都事先作了交待。凡此种种,割断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拉大了领导与实际的距离,调查研究成了雾里看花、蜃楼远眺,其效果可想而知。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开展调查研究能够贴近客观实际,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调查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脱离,就会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各级领导干部应从繁杂的一般性事务中解脱出来,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调查研究,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首先必须改进作风,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调查研究的高质量。作风不实是调查研究脱离实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