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数分裂概念的要点:1.范围:2.时间:3.特点:4.结果: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从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或卵原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概念: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进行联会,形成“四分体”。CDABcc’dd’aa’bb’联会与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1个四分体__对同源染色体__个染色体__个染色单体___个DNA1244联会:CDABcc’dd’aa’bb’四分体: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极体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比较比较项目精子形成卵细胞形成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产生生殖细胞的个数生殖细胞是否需经变形相同点睾丸卵巢均等分裂初级、次级卵母细胞均为不均等分裂.需不需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均减半。1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有无联会等行为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子细胞性质及数目相同点1次2次无有与母细胞相同比母细胞减少一半体细胞2个精细胞4个,卵细胞1个和极体3个(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丝出现.(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都只复制一次间期04N2N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时期2n4n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a、b、c、d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指出各表示的是什么分裂什么的变化曲线n2n2n2n2n4nn4n4n1.比较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从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产生生殖细胞的个数、生殖细胞是否变形等方面相同点)2.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有无联会现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子细胞的性质及数目相同点)3.绘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的曲线。4.绘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的曲线。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再理解:精原细胞受精卵精子卵细胞例.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1)图甲表示______分裂_________期。(2)图乙表示______分裂_________期。(3)图丙表示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__期。(4)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细胞(5)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的重要的。2NNN2N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2N有丝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①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它永远是纯种。②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性状。用这些性状进行豌豆品种间的杂交,试验结果易观察和分析。1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人工异花传粉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人工异花传粉:对母本的处理是:花蕾期去雄,开花期授粉。4.一对相对性状亲本的杂交实验5.一组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6.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①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②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7、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②测交:①验证方法:根据孟德尔的解释,预期结果应是:测交后代应该出现高茎:矮茎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1:1.测交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杂合子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P30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的原因:2.杂交实验对母本处理的时间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