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基层实践话“九思”有幸到村参与实践锻炼是初任培训的一段宝贵经历,不觉间,刷新了我对乡村的认知,加深了我对基层工作的领悟,与孔子的“君子有九思”极为契合。归零出发,于“视思明、听思聪、事思敬”中触摸基层。作为一个沉浮社区、街道、乡镇10余年的“老人”,转变工作岗位作为“新人”重新再出发,深切感受到基层工作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走进家庭农场、走到田间地头重新定义了我对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理解,“一村一品”品牌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给足了我对走乡村特色发展之路的信心,老集镇昔日繁华的缩影、新农村美丽建设的愿景交汇出“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段村(社区)实践旅程,让我明白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环节,就是要上接“天线”,紧跟政策走势,要下接“地气”,做好结合“文章”。沉身用情,于“貌思恭、言思忠、色思温”中融入基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两个一切”“一来一去”的群众路线是根植于血脉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一次次直面群众疑问咨询,促使我从“摸不着头脑”到“熟练掌握应对”,一次次入户走访交谈,促使我从听不懂方言“懵懵懂懂”到突破“语言关”实现无障碍交流,我深知群众才是“良师益友”,也坚信只有与群众说好“五种话”,即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情下达说大白话,实事求是说真话,对症下药说内行话,出谋划策说鼓劲话,才能真正融入基层群众的“朋友圈”。求真务实,于“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中服务基层。从走出“象牙塔”到打破“舒适圈”,从“好学生”成长为“好干部”,有很长的路要走。初到村时,面对群众的不信任、不看好,有过尴尬和郁闷,但更多地转化为启发和动力。群众的牢骚抱怨要听,群众的期盼诉求要记群众的疑难问题要解决,这些都要求我不断涵养不怕苦愿吃苦能吃苦的意志品质,磨砺地雷阵、涉深水区、啃硬蹚骨头的真功夫。老人含着泪颤颤巍巍接过慰问品的身影、残疾父亲谈起当兵的儿子时自豪的脸庞、种田大户满脸带笑展示丰收的“红香芋”,这一幕幕都让我感受到村民的满足感、幸福感正在汇聚,也让我更加认识到服务基层的使命担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愿新时代青年眸有星辰、心有河山,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展现出青春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