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教育现代化,打造 xx 精神高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师资短缺、课时和课外活动时间落实不到位、学生缺乏基本运动技能、经费投入不足、场地设施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到2020年,学校基本配齐体育教师,体育场地设施、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全面落实,“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建立;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得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明显提升,所有学生基本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政府主导、部门共管、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学校体育与相关学科有机融合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基本形成,努力构建具有 xx 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二、主要任务(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1.强化体育育人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发挥体育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在德育、智育、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重要功能,将体育与各学段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以体育课、课外锻炼和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意识和团结协作、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精神。将体育教学与职业技能有机整合,为学生创业就业和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奠定基础。2.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