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把握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2.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年龄特征教学难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教学准备:1. 学生的准备:观察身边的幼儿; 收集幼儿心理特点的有关资料;去幼儿园观察小、中、大班幼儿的心理表现2. 教师的准备:学前心理学的案例;幼儿活动录像片段;心理研究资料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资料收集法;知识拓展法;实验室观察法教学课时:8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案例分析】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1、一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说话,只会发音和听懂别人的语言,一岁后,由说单个的词到说不完整的句子,三岁后句子逐渐完整和连贯,并且复合句在不断增多。2、有的孩子在学会用小勺吃饭后,突然不好好吃了,把饭撒在桌子上;有的孩子刚满周岁时会喊“妈妈”,会说出几个单词,过一个月,却不开口了。观点总结:1. 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总是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2.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暂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案例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1.出生头几天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头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能看能听,但不会认人,6 个月左右才开始认生;1 岁半以前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上人类特有的思维;2 岁左右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2.最初孩子的情绪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出现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3.小班孩子常常在活动室东游西荡,无所事事,活动没有目的性,而大班的孩子则在活动之前就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不齐全到齐全。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2)从笼统到分化。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发展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确。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