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目录第一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第二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第三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感第四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第五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正文第一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有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我们最近学习了教育部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针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谈谈自身的一些体会。我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规范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对教师寄予的厚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为首,教育为本。我认为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学生面前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是德育工作者,你没有理由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第 1 页 共 11 页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因为教育好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技巧,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时制宜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更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无疑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如教师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量。常听有些教师曾遇到这样一些尴尬事:自己头发比较长,要求学生剪短一点时,就显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学生 1不准迟到,若自己上课经常迟到,就显得苍白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如果一个教师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试想学生会不会有样学样,还会听你的话吗?如果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如能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相信当你在要求学生时,一定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力不从心的。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