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导航仪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看见过激烈的拔河比赛,壮观的升旗仪式,热闹的节日联欢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有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一个场面。把这一个个场面用生动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场面描写。●点津石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描写要传达出一种特定的气氛。一、怎样进行场面描写呢?(一)有面到点、点面结合。场面描写必须首先写出某一个特定场合的整个面上的情况。也就是,要把观察的视线横向展开,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这如同电影中的“大全景”的拍摄。然后再抓住一个点进行详细描写。(二)突出重点,写出气氛.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整个场面的状况。就是要有整体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既然是场面,必然会有很多人物,因此,就要分清主次。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众多人物的活动场面,无疑会营造出种种不同的气氛。有热闹的,有冷清的,又欢乐的,有悲哀的。真实的再现出某一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气氛,有助于表现所描绘的场面的特点。(三)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场面描写既要全面顾及特定场合下的各个方面,又要重现场面气氛的渲染,常常出现人多、事多、物多,景多的情况。因此,先写什么,怎样写才能使人感到层次清楚,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场面描写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二、场面描写的作用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下面具体谈谈场面描写的几种作用:(一)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场面描写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但在具体运用中来看,作用又各所侧重。例1: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三五十辆或者百几十辆纺车搬在一起,在同一个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成绩好的有奖励,譬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类。那是很光荣的。更光荣的是被称为纺毛突击手、纺纱突击手。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更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在坪坝上竞赛的那种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不,阵容相近,热闹不够。那是盛大的节日里赛会的场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怕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哪种轻工业生产有那样的规模哩。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纺手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点像飞机场上机群起飞,扬子江边船只拔锚。那哪儿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因此竞赛结束无论是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上面纺线场面的描写,具有“万马奔腾”之感。作者通过这一宏大的纷纭场面描写,把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动人景象再现出来,深刻地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的乐观精神和豪迈欢快感情”这一重大主题。(二)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有的场面描写刻意渲染气氛,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让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例如1: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上课的情景,巧妙地借助于一个无知顽童的冷静观察和心理分析,特别是对韩麦尔先生临下课之际感人至深的神态言行的细摹在肃静而凝重的氛围的层层烘托渲染中,最后突然如火山爆发般地喷出爱国主义的激情,收到了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三)明示、暗点主题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出主题,或明示,或暗点,让人物在活动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例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中有小成渝的妈妈指挥交通的一段场面描写:“我顺着他的手望去,只见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已经变成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看样子,她是指挥交通的。这条从绝壁上凿开的运输便道,并不宽畅,一天二十四小时,汽车、马车、驮骡、架子车和行人,来来往往,非常拥挤,没有人指挥就乱得一团糟。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