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重点工作班子的个人述职报告篇一、20XX年,全市卫生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努力践行“厚德、善政、拓新、卫民”的卫生精神,“围绕一个目标,抓好四个提升,推进十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工作任务。一、20XX年工作成效(一)、全面完成承担的省政府工作目标。食品安全工作。对照省食安办考核细则,从组织实施、重点工作、监管能力建设、宣传和信息管理、举报奖励工作5个方面开展了自查;通过自查,全面完成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监督检查覆盖率100%,投诉举报查处率100%;在全省考核争取前六位(未考核)。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照省卫生厅考核办法,我市20XX年度20个项目全部资金配套并开工(其中投入使用7个);资金配套100%,开工率100%;在全省处于中上等位次(未考核)。(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基层医改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奖励性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60%以上,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对村卫生室每年给予3600元的运行费用补助;村室人员补助和待遇实行打卡发放。二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有效。7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后呈现了“三降两升一回归”的可喜局面。“三降”:药品价格下降在35%左右,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下降20%,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下降3.2%和4.06%;“两升”:服务量明显提升(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7.3%,住院病人同比增长5.6%,)收入同比增长6.2%;“一回归”:公立医院回归到了公益性质。三是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不断创新。一是修订了《市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XX-2030)》,调整市区公立医疗机构结构和布局;二是建立了第一和第三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三是全市唯一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在四院开展;四是进一步第1页共10页完善了医疗纠纷调处机制,调处成功率85%以上;五是积极推进与国药集团的合作,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有效途径;六是科学院院士、著名遗传生物学家贺林院士工作站落户蚌埠;七是市政府与上海长征医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八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市一院合作协议成功签约。(三)、卫生民生工程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新农合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参合人数265.7万,人均筹资340元,总筹资规模9.03亿元,参合率101.27%,超过省政府95%、市政府98%参合率目标要求;基金支出8.4亿元,受益人次756万;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62%。二是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免疫接种104万针次,开展艾滋病干预5200人次,免费救治艾滋病64人、结核病403人,全市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建档248.2万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人数26.6万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人数9.3万人;禹会区成功创建“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四是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年免费婚检2.3万对,为3万名农村孕产妇发放补助,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2.8万人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四)全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一是全面实施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工程。选择市直7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聘请了33名评议行风监督员,不定期明察暗访和集中评议,从而促进医疗环境、医疗质量、医德医风、服务态度明显好转;市三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市一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与市人社局联合规范护工市场,申报政府工作创新奖;与市老干部局联合,为全市离休干部建立了紧急呼救服务;市直7家医院门急诊211万人次,出院病人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0%。二是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化中医药“三进”、“三名”和“治未病”工程,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省级7个、市级8个。第2页共10页三是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承办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省级12项,市级94项;市直医院6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在全省名列第三;对11名“江淮名医”考核认定,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第一。四是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展有序。接受投诉举报106起,查处率100%,全年无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了卫生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