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概况•病理学、分型及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概况:•定义: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错构瘤,是一种由成熟或不成熟脂肪、厚壁血管和平滑肌以一定比例组成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由于肾基质缺乏脂肪和平滑肌,故通常认为属错构瘤。•起源:AML起源于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组织学特性,是单克隆增生而形成的真性肿瘤,其发生与X染色体非随机性死活有关。•免疫组化:上皮样细胞表达黑色素细胞标记物(HMB-45)、平滑肌标记物(SMA)、Actin及CD68阳性,上皮标记cytokeratin阴性。•国外报道有40-50%肾错构瘤合并节结性硬化症,并双侧同时发生,病变较小,常并发癫痫、智力低下、面部皮脂腺瘤等。肾错构瘤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但我国肾错构瘤患者绝大多数并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病理学肾错构瘤属肾实质良性肿瘤,皮质和髓质内均可发生。病理检查见肿瘤大小不一,可向肾外或集合系统生长,无完整被膜,但界限清楚,切面呈灰白、灰黄或混杂黄色,有的可见出血灶。镜下见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血管和平滑肌以不同比例构成,也可混有纤维组织。一般认为,肿瘤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由于肿瘤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而这些血管管壁厚薄不一且缺乏弹性,血管行径迂曲并可成动脉瘤样改变,受轻微外力打击即可破裂。临床表现•AML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当肿瘤较小时,无任何症状,临床见到的患者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大的错构瘤可压迫十二直肠、胃等引起消化道症状。•如发生局部疼痛可能为肿瘤内出血所致。•大的错构瘤可以突然破裂,出现腹内大出血、休克、急性腹痛、腹部有肿物,必须立即急诊手术切除或介入性肾动脉栓塞。AML临床分型•AML临床上分为两型:•1、一型伴结节硬化,常见于青少年,多为双侧、较小、多发,临床常无症状。40%—80%结节硬化患者伴有AML,50%AML发生于结节硬化患者。•2、另一型不伴有结节硬化,多发生中年女性,肿瘤体积较大,多位单侧,也可多发,在我国此型较多见分型:AML经典型AML上皮样AML•2004年版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将ANL分为:•经典型AML是一种良性间叶性肿瘤,由脂肪组织、梭形和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和厚壁血管构成。•上皮样AML是在经典AML基础上以上皮样细胞增生为主,呈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性肿瘤。主要位于肾实质内,病灶易多发,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等,较大肿瘤可突出肾脏轮廓之外。•有文献将经典型AML根据其内脂肪成分的多少将AML分为富脂肪型和乏脂肪型(少脂肪AML和无脂肪AML)。乏脂肪型根据其在CT的密度值又分为高密度、等密度和上皮样囊肿型。有文献将经典型AML分为典型AML和不典型AML。(典型的AML)(不典型的AML)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pyelography,IVP):平片、IVP不能发现较小的AML,当肿瘤较大时可有软组织肿块影及邻近器官受压征象。如AML较大(>4cm),含脂肪组织较多(>50%),可显示肾内或突出肾外较低密度病变影。IVP还可见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但边缘整齐锐利,通过IVP还可了解双肾功能,对手术选择有重要作用。•CT表现:•1、典型AML表现:单侧、双侧肾脏增大或局部突出,其内见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不均匀肿块影,其中可见斑片状或多房状低密度脂肪影,CT值约为-20~110HU,境界一般较清楚。特征性脂肪密度一般可明确诊断。增强扫描由脂肪组织构成的病灶无明显强化,但脂肪间隔可有强化。肌肉、血管构成的病灶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的程度要低于正常肾实质,CT值约升高20~30HU,与正常肾脏分界清楚。2、不典型AML表现:当肿瘤内脂肪组织极少时,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强化低于肾皮质高于肾髓质,形成小网格状,无结节强化,实质期仍为高密度,病理上为多条血管影。当肿瘤合并出血、破裂时,呈大片状不均匀高密度影。图1多脂肪双侧AML,可见双侧病灶内丰富脂肪成分,CT值为负值图2多脂肪AML,病灶内较多脂肪成分图3肿瘤内斑点状低密度脂肪灶图4表现酷似肾细胞肾癌CT扫描。女,33岁,少脂肪AML。左肾下极巨大外生性肿物,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3a)呈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