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PLC对送料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PLC顺序控制设计2.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知识准备一、PLC顺序控制设计1.顺序控制设计法如果一个控制系统可以分解成几个独立的控制动作,且这些动作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执行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这种系统叫顺序控制系统,也称为步进控制系统。顺序控制设计法就是针对顺序控制系统的一种专门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的效率,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方便。一般,PLC都会为顺序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制提供通用和专用的编程元件和指令,开发了专门供编制顺序控制程序用的顺序功能图,使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法成为当前PLC程序设计的主要方法。2.顺序功能图(SFC)SFC提供了一种组织程序的图形方法,在SFC中可以用别的语言嵌套编程。步、转换和动作(Action)是SFC中的3种主要元件。3.顺序控制设计法中的顺序功能图绘制顺序功能图(SFC)又叫做状态转移图或功能表图,它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也是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顺序控制程序的有力工具。顺序功能图主要由步、有向连线,转换、转换条件和动作(或命令)组成。(1)步与动作步——在控制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中,各依次顺序相连的工作阶段,称为步。用矩形框表示步,方框内是该步的编号。初始步——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相对应的步称为初始步。初始步用双线方框表示,每一个顺序功能图至少应该有一个初始步动作——一个控制系统可以划分为被控系统和施控系统。对于被控系统,在某一步中要完成某些“动作”;对于施控系统,在某一步中则要向被控系统发出某些“命令”,将动作或命令简称为动作。用与相应的步相连的矩形框中的文字或符号表示。活动步——当系统正处于某一步时,该步处于活动状态,称该步为“活动步”。步处于活动时,相应的动作被执行。(2)有向连线与转换条件有向连线:顺序功能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顺序进展按有向连线规定的路线和方向进行。活动状态的进展方向习惯上是从上到下或从左至右,在这两个方向有向连线上的箭头可以省略。如果不是上述的方向,应在有向连线上用箭头注明进展方向。转换:转换是用有向连线上与有向连线垂直的短划线来表示,转换将相邻两步分隔开。步的活动状态的进展是由转换实现来完成的。转换条件:转换条件可以用文字语言、布尔代数表达式或图形符号标注在表示转换的短线的旁边。(三)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功能表图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单序列、选择序列和并行序列,有时候一张功能图表由多种结构形式组成。单流程:单流程由一系列相继激活的步组成,每一步的后面仅接有一个转换,每一个转换的后面只有一个步。选择序列:一个控制流可能转入多个控制流中的某一个,但不允许多路分支同时执行。实际转入哪一个控制流,取决于控制流前面的转移条件哪一个为真。转换符号只能标在水平线之下,每个分支上必须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转换条件。几个选择序列合并一个公共序列---即分支的结束,称为汇合或合并,转换符号只允许在水平线上。如(b)、(c)所示。步步66e步步77步步1010hj步步44d步步55g步步88f步步99i步步33bac步步33b步步44步步55cda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并行序列:当转换条件的实现导致几个序列同时激活时,这些序列称为并行序列。为了强调转换的同步实现,水平连线用双线表示,转换符号在水平连线以上。并行序列的结束称为汇合或合并,并行序列的结束,转换符号在双水平线以下,当双水平线之上的所有前级都处于活动状态时,且转换条件成立,则下一步被激活。同时所有前级步都变为非活动步。步步66e步步77步步1010hj步步44d步步55g步步88f步步99i步步33bac步步33b步步44步步55cda步步55e步步88步步1010h步步44d步步77步步66f步步99g步步33a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转换实现的条件:在顺序功能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进展是由转换实现来完成。转换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2)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转换实现应完成的操作:转换的实现应完成两个操作:1)使所有的后续步都变为活动步;2)使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