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我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动物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和繁衍。动物、植物的实质区别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学习目标1、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2、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于人类的关系。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一、腔肠动物(现存的腔肠动物有11000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水螅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2、通过阅读P3-4概述水螅的外部形态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图5-3水螅的身体成辐射对称,推测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代表动物——水螅生态习性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食。体色:浅褐色体型:圆筒形、口向上,适应固着生活;体长:约1CM,辐射对称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水螅水母海葵水螅水母海葵各个方向身体呈辐射对称132546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通过阅读P4及观察图5-4,概述水螅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水螅又是怎样捕食水蚤的?推测他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4、水螅是怎样繁衍生息的?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央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化功能,因称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消化功能:腺细胞分泌水解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皮肌细胞吞噬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内部结构特征:细胞外消化的进化意义•细胞外消化方式的出现是进化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出现,使水螅的食物范围扩大了,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水螅摄食照片摄食与消化水螅摄食照片•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可比水螅大很多倍;•捕食器官:触手;•捕食过程:•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腔;•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刺细胞的作用•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里面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在触手处尤其多。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速弹出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水螅体表有刺细胞水螅的出芽生殖生殖方式•无性繁殖群体生活的种类,芽体不离开母体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群体,出芽生殖。•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在一起。水螅---芽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6、腔肠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5、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有那些?主要特征是什么?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现存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活外,其余皆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1、水螅纲;–2、钵水母纲;–3、珊瑚虫纲•1、身体呈辐射对称•2、有口无肛门3体表有刺细胞;;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海蜇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碘的含量丰富;含有一种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它——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1.鲸鱼、海豚和鼠海豚的种类达到了30多种。2.6种濒临灭绝的海龟。3.有软体动物5000种,4.有海马9种和其他鱼类1500种。5.是215种鸟类的家。6.也是超过2000种植物的家园。珊瑚礁的形成珊瑚虫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的水域。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群体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在最好的条件下,礁体每年不过增厚3-4厘米,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大堡礁正面临”灭顶之灾”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