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及术后护理脑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颅内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流行病学特点•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年发生率为6-35.6/10万人,成人中未破裂动脉瘤约发生率约为1%-6%。•颅内动脉瘤多见于50-69岁年龄组,约占总发生率的2/3。•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人中约1/3在就诊前死亡,约1/3死于医院,仅1/3经治疗存活流行病学特点•其中4/5位于Willis环前半部分,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者多见;•脑底动脉环后半者约占1/5,发生于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好发部位脑血管结构临床表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查体脑膜刺激症;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二次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内。部分病人出血可引起视力障碍。广泛脑血管将乱,会导致脑梗死发生,病人意识障碍、偏瘫,甚至死亡。临床表现•局部症状: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病人可出现偏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巨大动脉瘤影响到视路,病人可有视力视野障碍。辅助检查•腰椎穿刺检查。•CT检查。•MRA及CTA检查。•DSA脑血管造影术。疾病分类•动脉瘤直径小于0.5cm属于小型,直径在0.6—1.5cm为一般型,直径在1.6—2.5cm属大型,直径大于2.5cm的为巨大型。•直径小的动脉瘤出血机会较多。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约占20%,以两个者多见,亦有三个以上的动脉瘤。治疗手段1.非手术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周,头抬高30°,维持内环境稳定,止血,控制颅内压,控制血压,预防脑血管痉挛(3H疗法)。治疗手段3H治疗是指升高血压、稀释血液、增加血容量,是改善脑供血不足和防治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的最佳方法。3H疗法增加脑血流的机制为:增高脑灌注压、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降低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力、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以及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3H治疗的适应证为动脉瘤已早期手术夹闭者;禁忌证为脑梗死、颅内高压和严重贫血者。治疗手段•2.开颅夹闭术•3.介入栓塞术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是70年代以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术前护理•完善病历等资料•术前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术前导尿并留置尿管,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遵医嘱禁食水:全麻者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备沙袋•心理护理适应症•1.因动脉瘤难以夹闭或病人全身状况不适合开颅手术者。•2.手术夹闭失败或复发者。•3.不完全夹闭动脉瘤。•4.与外科手术配合。禁忌症•对造影剂过敏者。•严重高血压,收缩压大于200,舒张压大于110mmHg(14.66kPa),未能控制血压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近期有心肌梗塞和严重心肌疾患、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齐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使用材料•1.颅内支架。•2.弹簧圈。•3.血管鞘、导丝、导管,微导丝、微导管等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造影导管造影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填塞弹簧圈1.Seldinger法穿刺•经典Seldinger术: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即Seldinger术。2.造影导管造影•经股动脉鞘管置入造影导管至造影位置,推注造影剂进行造影。3.经导引导管超选择栓塞动脉瘤•经3D成像后选择合适的工作角度,借由导引导管在微导丝辅助下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1/2处。动脉瘤栓塞技术•篮筐技术(baskettechnique),首先送入1个或多个三维型微弹簧圈于动脉瘤腔,利用三维型微弹簧圈释放后的空间伸展性,从而在动脉瘤腔内形成一个篮筐,使随后填入的微弹簧圈被筐住而不致突入载瘤动脉,直至完全闭塞动脉瘤,该技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有时栓塞后期弹簧圈仍向外凸。弹簧圈的选择•第一个弹簧圈的目的是在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