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次通訳Drillsfor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口译课是一门综合技能课。口译要求译员具备原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的听、说、读、译等方面的综合技能以及对口译特殊技能的把握。+口译=口语+翻译+良好的口语基础是口译的必要条件。口译的许多技能在口语课中可以得到锻炼,如理解技能、重述技能、综述技能,以及语音语调、发声(発音)、公共演说技巧等等。+Activityone:WhyIamhereandRetellingここにいる理由+口译最基本的两个步骤:理解与表达,表现为“听”与“说”。“听”是基础,只有听懂了发言者的讲话,才能谈得上语码的转换;而“说”是媒介,以口头形式转达发言者的原意。由于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过程,需要译员一心多用。+--CI(P1)=L+N+M+C,+即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听力分析+笔记+短时记忆+协调;++--CI(P2)=Rem+Read+P,+即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读笔记+输出(翻译)。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首先是速度快。口译的全过程,从语言信息的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到输出只在短短的瞬间进行。译员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像一台自动运转的机器,必须全神贯注、连续不断地进行语言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工作。而且口译的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当场敲定。即使译员对前边口译的效果不够满意,也难以返工或更改。口译是一项艰巨而紧张的脑力劳动。译员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承受很大的思想压力。+首先是无法完全预测交际双方的谈话内容,因而无从事先做充分的准备。其次,口译过程中译员随时可能遇到语言、知识、文化等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另外,他们可能在各种气氛紧张的现场进行口译。+因此,译员工作时必须精力充沛,思想高度集中,做到耳、眼、手、脑、口同时并用,既要迅速高效,又要准确无误,既要忠于原意,又要灵活应变。口译的确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二者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作方式不同。口译是从口头语言到口头语言的翻译。口头语言转瞬即逝,从听入信息到译出信息,译员只有短短几秒钟时间。特别是同声传译,口译和讲话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真可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旦出错,很难补救。口译中译员要在瞬息之间把获得的语言信息输入大脑,经过判断、处理,迅速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再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使交谈双方达到沟通、交流之目的。译员必须独立地完成这一切,没有可能参考任何文件、资料,也没有可能求教于任何专家、学者。+然而,笔译则不同,笔译人员面对的是书面语言。他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反复阅读、从容思考、充分理解原文,必要时还可借助各种工具书,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方才下笔;同时笔译人员可以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对译文进行修改、润色;还可以请教别人或与同行切磋,或请专家审校。总之,笔译工作者有较充分的时间对译文进行加工,使其精益求精,达到最佳境界。+2.工作环境不同。口译人员直接面对各类听众。他们可能是国家元首、政局要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各行各业的人。译员要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工作:有礼节性的接见或宴请、有气氛比较宽松的观光旅游、有严肃正规的政治会晤、针锋相对的外交谈判,更有无法预料讲话人要说什么的即兴发言、辩论、记者招待会,或者是有数百听众的大会演说。口译是异常复杂而紧张的脑力劳动。口译人员特别是同声译员工作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难怪有的联合国会议译员把他们翻译时所在的玻璃小间叫做“恐怖的秘室”。因此,口译人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相比之下,笔译人员却是在另一种环境中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看不见的广大读者,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专心致志、从容不迫地工作。+3.要求和标准不同。由于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口译和笔译的要求和标准也不相同。口译人员直接面对交际的双方,其任务是通过语言切换,传递信息,使双方达到交流思想和感情的目的。口译时,译员必须集中精力抓住说话人的中心意思,把话语所含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表达出来。他不可能也不必要把原话的每个词语和句子逐一不漏地译出,那样做反而会影响下一步的听译。因此,口译最重要的是传情达意,把说话人的意思和话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