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管理及队伍正规化建设第一节公安队伍管理概述一、公安队伍管理的概念公安队伍管理指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坚持政治建警、依法从严治警方针,为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秉公执法,能够应付各种政治事件和治安事件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而对所属公安民警进行领导、组织、教育和协调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二、目前公安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治思想工作缺乏实效性。(二)公安队伍内部产生信任危机(三)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三、强化公安队伍管理的重要意义三、强化公安队伍管理的重要意义(一)强化公安队伍管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密切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和保证(二)强化公安队伍管理是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正确而充分地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的需要(三)加强公安队伍管理是增强公安队伍防腐拒变的能力,保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的客观需要四、公安队伍管理的基本理念“以警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民警,尊重民警,关心民警,爱护民警,保证民警的心理健康,关怀民警的情感世界,促进民警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民警去追求更为科学的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拓展、丰富民警的人生价值内涵,帮助民警建构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方式,帮助民警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安工作的规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坚持以警为本,就是要充分体现“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的原则。首先,从政治上关心民警。其次,从心理上关心,从精神上激励民警。再次,从工作上爱护民警。最后,从生活上关心、体贴民警。第二节公安队伍管理的主要内容一、培养人民警察意识、发扬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一)人民警察意识所谓警察意识,是指人民警察对自己职业神圣感的认识,对警察职业的性质、任务、职责、职权及职业道德、应掌握的知识等方面的认识、观念和心理的总称。(二)人民警察意识的主要内容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奉献意识、群众意识、法制意识(三)人民警察精神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精神二、公安民警素质(一)人民警察的素质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诸方面条件的总和。(二)人民警察应该具备的素质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该具有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革命人生观的综合体现。2、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3、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4、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学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5、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6、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民警察的体质,包括体力、运动速度、耐力、灵活性、敏捷性等,是人民警察各种才能得以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三、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水平(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务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和具体工作中,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所遵循的与职业性质、特点相适应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内容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四、人民警察的义务(一)人民警察义务的概念和特点人民警察的义务,就是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作出或者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以下特点:1.人民警察义务主体具有特定性。2.人民警察义务具有平等性。3.人民警察义务具有国家任用性。(二)人民警察义务的内容秉公执法,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尊重人民群众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