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照,1990年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1998年初次听到了一盒葫芦丝光盘VCD就疯狂的迷恋上了它,也正是那盒VCD音乐光盘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追求着那份属于世界的天籁佳音,幼年时期就开始就跟随当地名师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四处拜师求学,2013年11月份拜师著名葫芦丝演奏家-李春华门下研修葫芦丝演奏技法,开始进行乐器的制作改良及新世纪音乐的创作,并利用大学四年的的空闲时间在中国音乐学院研修音乐理论,在原创音乐作品中迈出了辉煌的一步;由于他的刻苦钻研与不断求索,最终成就了他温婉柔美、刚柔并济的演奏风格,精通葫芦丝、陶笛、巴乌、埙、爱尔兰哨笛、悠箫、筚篥等中外乐器,现在北京从事音乐教育、文化演出等影视娱乐行业,可以这样说:“在他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葫芦丝美妙的音乐”他虽是一个90后但却用非同常人的创业者的独到眼光来规划着属于自己那份恢宏的音乐事业,在北京结识了一大批音乐家及专业乐器演奏家,曾导演和执导了多部MV作品,以清新唯美的风格著称;由于成绩突出,被引荐至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担任青年导演。葫芦丝的发展从八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大量的作品被创作和发掘出来,但仅从其量上海难以适应葫芦丝发展的需求,自从傣族葫芦丝演奏大师、领军人物——哏德全去世之后,各种流派及其风格的葫芦丝乐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葫芦丝届也诞生出了许多知名的演奏家,如陕北派风格的王厚臣、云南的环宇姐妹、山东的魏仕健等,而好听的傣族风格葫芦丝新曲近年来却鲜有面世,单靠傣族本土作曲家偶尔写的几首新曲已不能满足广大葫芦丝爱好者的迫切要求,于是许多的葫芦丝爱好者纷纷转向各大音乐论坛及伴奏网站寻得与葫芦丝音域相符的流行曲子来演奏,根本不考虑葫芦丝本身的韵味与乐曲完美相搭与否,于是越来越多的如《小苹果》《甩葱歌》等流行音乐在各大葫芦丝论坛、新浪UC等渠道传播,而最正统的葫芦丝曲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关于葫芦丝的韵味,很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德宏的老一辈制作师能做出傣味音色纯正的葫芦丝,而传统傣族风格的葫芦丝(原生态葫芦丝)还是能得到许多葫芦丝高手、发烧友的钟爱,多数葫芦丝初学者演奏水平提高后最终还是喜欢原生态葫芦丝。可以这么说:“现在葫芦丝演奏高手如云,遍布于全国各地,但真正能将葫芦丝的音色发挥到极致的却很少”。我国著名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生前在葫芦丝的传承和普及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仅将音域得以扩展并且还对葫芦丝的制作进行了细化和统一,在哏老师没有成立“哏德全艺术工作室”之前,主要是和杨志宇(白族人、国内第一张葫芦丝、巴乌有声教学《傣风神韵》光碟及教材就由他统筹策划推出)创立了云南“全宇”牌葫芦丝,虽然当时的技术比较落后,但事实却证明全宇葫芦丝的做工在当时仍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当时演奏的的葫芦丝乐曲也多以傣族民间曲子为多,像施光南老师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龚全国老师的《竹林深处》以及《多情的巴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代表作非常的流行,当时由于编曲技术的限制,乐曲的伴奏也仅仅就那么几样配器,如九十年代的一首《竹林深处》只有扬琴的伴奏来加以铺垫,但那并不影响和阻碍葫芦丝音乐的发展。编曲对于一段音符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使音符腾飞的催化剂,正如大家听到的小提琴版本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来说,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必然有它的道理,事实证明:直到如今也没有哪一个编曲能与之相媲美!哏德全老师初期的音乐编曲均出自云南,当然了也有部分是通过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推荐的编曲,像哏德全老师的许多曲子的编曲就做到了就地发掘的特点,如:小板黄严张晓耕曹鹏举李鹏邢家铭王福龄张笑王建等都是业界不错的编曲师,也曾经不止效力过哏德全老师,许多的民族类型的器乐专辑编曲中都曾多次出现过他们的名字,而许多的编曲工作都是在征求哏德全老师的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后期缩混的,直到最后的母带处理工作,哏德全老师的葫芦丝演技之高这是一个方面,但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编曲恐怕也要逊色不少。现如今,新作品层出不穷可谓琳琅满目,而真正像《有一个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