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乌杨小学李炬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的作用,领悟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遵守法律法规。【重点、难点】1、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的作用,领悟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2、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森林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语:季羡林老先生的《怀念母亲》抒发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崇高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一位是他的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共同来了解一位母亲的经历,来倾听她的心声。猜猜她是谁?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在心里轻轻地念:只有一个地球3、出示地球的图片介绍:这是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拍摄到的,你有什么感受?生:美丽可爱壮观4、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四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2、汇报交流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别无去处精心保护地球3、学生依据大屏出示的内容,在小组内串联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4、指名说说主要内容。5、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由各个部分的内容串联起来的。三、我们的地球母亲还有着重的性格呢。你能用书中的语言来描绘吗?1、出示“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2、生读一读板书:可爱易碎3、过度:就让我们从这两个方面走近她。四、细读品味体会说明方法1、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地球母亲的可爱,画一画,又是怎样说明的,标一标。2、汇报交流5、指名读6、学生评议:哪里读出了美丽?(蓝色纱衣、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7、谁能比他读得更美?8、师: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呢?9、生: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比作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感到地球母亲的亲切、可爱。让我们觉得和她的关系密不可分。10、地球的渺小,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作者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地球的大小。11、地球是无私的,它慷慨的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3、过度:我们的地球母亲不但外表美丽,而且心灵美。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可爱。教师引读,生接读: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蓝色的“纱衣”。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它是渺小的,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自然资源。4、这样美丽、无私的地球怎么会破碎呢?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默读三四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5、汇报交流到底是人类的那些行为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伤心落泪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滥砍滥伐、乱扔垃圾、乱排放废气和污水等,从而告诉同学们,他们的这些行为严重危害我们国家的《森林法》《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我们千万要记住,如果我们的家长有这样的行为,一定要制止他们,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6、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①齐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②句中哪个词最能表达这个意思?(本来)去掉它读一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③总结:说明文的用词非常严谨。④齐读书中的句子。7、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地球母亲的蓝色纱衣已变成了枯黄色。空气被严重污染,天空一片黯淡。小河不再清澈,鱼儿喘着粗气。……8、读读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出示“每天地球上共有12亿到15亿千克垃圾产生每天地球上有75个物种生物灭绝每天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每日减少160种的速度在不停地消失每天地球上有288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每天地球上由于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