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201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________。A.音调B.音高C.音响D.音色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________。A.内隐记忆B.外显记忆C.瞬时记忆D.短时记忆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________。A.视觉适应B.视觉对比C.正后像D.负后像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________。A.斯皮尔曼B.斯腾伯格C.韦克斯勒D.吉尔福特5.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________。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________。A.道德相对论阶段B.自律道德阶段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________。A.方差B.全距C.平均数D.变异系数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________。A.回归系数B.确定系数C.相关系数D.通径系数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_______。A.命题和命题网络B.正例和反例C.变式和比较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掌握学习D.意义学习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________。A.罗斯B.麦独孤C.奥尔波特D.勒温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A.归因理论B.控制点理论C.符号相互作用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________。A.折线图B.直方图C.圆形图D.条形图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________。A.t检验B.Z检验C.非参数检验D.F检验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________。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16.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________。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17.能够用以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A.观察法B.问卷法C.测量法D.实验法18.由偶然因素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叫做________。A.过失误差B.恒定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19.通过率通常用来衡量题目的________。A.难度B.区分度C.效度D.信度20.测量的两个要素是________。A.对象和工具B.单位和参照点C.目标和量表D.分数和常模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学习2.标准分数3.投射测验4.社会助长5.印象管理6.程序性知识7.自我中心性8.个性心理特征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表情的基本内容。2.简述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3.简述问卷法的优点。4.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5.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6.简述研究课题选择的策略。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2.阐述维果斯基对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看法。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201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思维B.能力C.意志D.情绪2.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3.熟练的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与人交谈,最适宜解释该现象的注意理论是。A.过滤器理论B.衰减器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双加工理论4.由阿诺德首先提出,后被拉扎鲁斯进一步发展的情绪理论是。A.情绪的丘脑学说B.认知评价情绪理论C.激活归因情绪理论D.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5.皮亚杰在研究中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这是为了研究儿童。A.思维的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概念C.对类包含的理解D.对守恒概念的理解6.“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思想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班杜拉C.斯金纳D.维果斯基7.一组被试按其喜爱程度对5个不同的杯子排序,对所获数据的统计处理通常。A.不可加减乘除B.可加减乘除C.可乘除,不可加减D.可加减,不可乘除8.对某班20名幼儿在学年的始末分别进行一项能力测验,若总体方差未知,要检验这两次测验的得分差异,应选用。A.独立样本t检验B.相关样本Z检验C.相关样本t检验D.独立样本Z检验9.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是一种。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10.“抛锚学习”所依据的学习理论属于。A.行为主义B.结构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主义11.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