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Brucellosis)1.概述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又称为布氏杆菌病,或简称布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的畜牧业中也有牛、羊、猪等布鲁菌病存在。各种动物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常见于牛、羊、猪等家畜(马例外,一般均为隐性感染,血检为阳性),并由它们传给人和其它家畜。主要侵害生殖系统,致怀孕母畜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炎,附睾炎。人表现发热、多汗、关节痛、生殖系统改变,及肝、脾肿大等、病程长并易复发。中国人间布鲁菌病发展趋势。2.病原学主要有三种:羊布鲁菌: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当时称为“地中海热”的病人脾脏分离出此菌,故又称马尔他布鲁菌。牛布鲁菌:1897年,丹麦医生Bang发现了致牛流产的布鲁菌,又称流产布鲁菌。猪布鲁菌:1914年,美国的Traum发现了致猪流产的布鲁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鞭毛,无芽孢,刚分离的毒力强的细菌(光滑型)有荚膜。比一般细菌苛刻,牛肝汤琼脂,再加些血液、葡萄糖及马铃薯浸出液。羊、牛布鲁菌初次培养需5~10%CO2。菌落小,凸起,边缘齐,光滑型菌落发蓝绿色荧光,菌落透明,时间长变不透明,变灰绿色。该菌对染料吸收较慢,故使用两种染料。柯兹洛夫斯基染色:布鲁菌为红色,杂菌蓝色。(1)2%沙黄,酒精灯加热,但不能煮沸,维持1.5~2分钟,洗去沙黄。(2)1%孔雀绿复染30秒。改良萋-尼氏法:布鲁菌为红色,背景蓝色。(1)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10分钟,水洗。(2)0.5%醋酸处理,不超过30秒;充分水洗;1%美蓝轻度复染20秒。布鲁菌染色形态:红色球杆状小杆菌。布鲁菌染色形态:红色球杆状小杆菌。3.流行病学易感动物:牛、羊、猪,其次马、鹿、骆驼,家禽较少感染。人亦易感。成年动物易感性比幼年动物高,易发病,母畜比公畜高。人可感染牛、猪、羊、犬四型布鲁菌,其中以羊型菌对人的毒力最强,有全身性病变,可发生波浪热。传染源:除发病动物,野生偶蹄兽、啮齿类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来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其次皮肤、黏膜伤口,生殖道。呼吸道较少感染。布鲁菌侵袭力很强,可从完整皮肤黏膜侵入(除此,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尾蚴等)。流行规律:通常为地方流行性。在牛和羊,开始有少数母畜发生流产,其后陆续有大批母畜发生流产,在新发病的畜群流产率可达全部孕畜的50%以上。在猪,开始时仅少数公猪发生睾丸炎,接着大批母猪发生流产。多数母畜只发生一次流产,而二次流产的较少。老疫区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子宫炎、乳房炎、关节炎,局部脓肿,胎衣不下,久配不妊者较多。4.临床症状公畜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肿脓发炎后萎缩、失去配种能力,多发生关节炎而跛行。母畜流产:牛怀孕6~8月,羊怀孕后3~4月,猪怀孕后1~3月。母畜不安,阴道水肿,流出分泌物,多产死胎,快到产期可能是弱仔。流产后胎盘常常滞留不下,长时间流恶露,导致子宫及其附近器官的急性和慢性炎症。5.病理变化子宫绒毛膜的间隙中有污灰色或黄色无气味的胶样渗出物。绒毛膜绒毛有坏死病灶,表面覆以黄色坏死物。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出血性炎症。流产之后常继发子宫炎。这是由于胎盘滞留不下,化脓性细菌趁机侵入而引起的。在病情严重的病例可出现关节炎、腱鞘炎和滑液囊炎。最见于腕关节、肘关节和股关节。公畜患布鲁菌病,可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显著肿大。猪:病理变化与牛、羊略有不同。流产后子宫的黏膜很少发生化脓—卡他性病变,但常有许多由针头到芝麻大的小结节。结节的中央含有脓性或干酪样物质。布鲁菌病:羊的木乃伊胎儿。布鲁菌病:牛的木乃伊胎儿(四月龄)。布鲁菌病:牛的木乃伊胎儿(四月龄)。布鲁菌病:牛的流产胎盘水肿及子叶出血、坏死。布鲁菌病:母猪子宫内死胎。布鲁菌病:母猪产出死胎。布鲁菌病:绵羊的阴囊肿胀。布鲁菌病:山羊的阴囊红肿,睾丸肿胀。布鲁菌病:猪的左侧睾丸肿胀,右侧睾丸萎缩。布鲁菌病:鹿的关节肿大。布鲁菌病: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布鲁菌病:子宫充血。布鲁菌病:一侧睾丸硬肿,切面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