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不同模式的跨境电商们面临着相同的麻烦如今的世界又平又挤,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盈利只会是昙花一现的“春梦”。由风头正劲变成烫手山芋,跨境电商大有全员唱衰、跌落神坛之势?经历了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天猫国际、蜜芽宝贝、豌豆公主、55海淘等各类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完成入局,并加速跑马圈地。然而进入到2016年,政策波动频繁,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仿佛一夜间从狂喜的高台跌落到泥泞的洼地。以4月8日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正式实施为标志,跨境电商开始进入过山车式极速爬坡又猛然坠下的跌宕期。如今政策红利即将结束,残酷竞争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接踵而至,跨境电商还能否“拨开云雾再见天”?不同的跨境电商模式,却有着相似的境遇一、综合平台型:百花争艳却难以独占鳌头新政限制的第一对象便是进口B2C模式,天猫国际、京东、网易考拉等综合型平台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对象,如今这种模式下看似高手林立,百花齐放,但每个平台都不轻松。1、这些综合性平台看似都在自有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模式,如洋码头做直发/直运平台,亚马逊海外购、1号海购用自营B2C模式,网易考拉采用自营直采模式。但都有自己的软肋,比如亚马逊虽然它有全球优质供应链物流体系和丰富的SKU,但跨境电商最终还是要比拼境内转化销售能力和对本土用户消费需求的把握,亚马逊在这方面却还是个生手。2、第一阵营几大巨头各自遇到了“麻烦”,第二三阵营的陪跑者更难提轻松。比如天猫国际,虽然开放平台入驻但其中的国际品牌大多为TP代运营,价位高,天猫对品牌端的管控力也弱。再如京东,聚美,尽管他们能直接参与货源组织、物流仓储买卖流程,但目前仍受限于品类,且过度依赖爆品,同时还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尽管网易考拉的自营业务顺风顺水,但供应链过重,反应慢,自营过于依赖于现金,导致SKU要多,资金压力大,业务过于依赖国内保税仓储,一旦爆仓会导致所有业务停滞等问题同样不可小觑。最可惜的是蜜淘网等还未待到这种模式成熟就成了先烈。回顾这个曾经的标杆,出身于天猫的谢文斌自创办蜜淘网后就做代购、导购平台,后又定位“海外品牌限时特卖网站”,并曾在多个领域发起价格战,叫板天猫京东等,最后却淹没在客户的恶评和极重的平台模式中。总之综合性平台只合适于那些拥有强大资金和流量的巨无霸,但目前看巨无霸也很吃力。除了需要解决流量,资金,供应链等问题,还需要处理海淘业务和原有业务的冲突,看来一切任重道远。二、垂直电商:小而美的故事还要讲多久垂直电商大概是跨境电商最有故事也是最热闹的,从母婴、家具到奢侈品、女性、再到欧美、日韩等,每个细分市场都挤满了创业者。2015年前备受资本关注,然而进入2016年,这个势头初看并没有减弱。比如2016年2月份宝贝格子融资5200万人民币;专注日淘、走B2B2C模式的“豌豆公主”在2016年2月获得VentechCapital领投的千万美金A轮融资后,又在5月拿到1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资方包括伊藤忠商社、真格基金、MTG株式会社以及VentechCapital;6月份母婴电商贝贝网也获得1亿美金D轮融资。但仔细一算我们会发现,2016年的平均单笔融资在3330万美元上下,较2015年缩水了近57%。然而“祸不单行”,税改新政对垂直电商平台打击也是直接而影响深远的,尤其是化妆品、母婴保健品、轻奢品等品类,这对聚美、小红书、达令等来说可算是毁灭性冲击,而扎根母婴类的贝贝网等也因为提价12%丧失了价格竞争力。当然在母婴品类里,少数几家发展势头也较为强劲。如贝贝除创立圈儿模式外也开设了海外购频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近日贝贝对外公布完成了1亿美金D轮融资以及三个业务数字:2015年GMV(交易总额)破40亿元、月活用户超过1000万、占母婴垂直电商行业70%市场份额,但如此漂亮的成绩却止不住外界对它的质疑。总之跨境电商的垂直模式,一边在上演高潮迭出的各类故事,一边在质疑、谩骂、指责中挣扎前进。三、移动电商,现实和理想总有些距离这类以海蜜、优盒网、街蜜等为代表,更多的采取C2C,即海外买手制的方式,从品类来看以长尾非标品为主,从形式上是达人经济模式,每一个买手都是KOL,有着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