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志所向,愈挫愈奋青年步入社会后,由于置身于新的工作环境从事新的工作,接受新的任务,会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与困难。在处理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遭受各种挫折打击,形成挫折心理。对此,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向挫折挑战?还是灰心气馁,停止不前?一、挫折的种类和表现社会心理学家把挫折按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存挫折,另一类是发展挫折。从社会的实际情况看,青年官兵常遇到的多为发展挫折。就挫折的表现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婚恋受挫。在处理婚恋问题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一帆风顺的,事实上总有不少人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选择对象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心中的“她”,这个不理想,那个不顺眼,总是处于不如愿中,时时感到闹心。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她不善解人意”或“对我关心不够”总爱挑剔或由于经济的纠纷带来相互的磨擦,甚至出现“信任危机”,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恼”。有的婚后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如大闹小吵不断,婆媳关系紧张,甚至“第三者”插足等。这些问题与矛盾都极容易形成挫折心理。2、工作受挫。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完成任务的过1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一是对本职工作钻研不够,在完成任务时出“洋相”;二是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和指令,全凭“想当然”来处理问题,结果“费力不讨好”;三是由于工作精力不集中,准备工作不扎实,出现了错、忘、漏,造成不好的后果。无论哪种情况,无疑都会受到领导的批评甚至处分。可是,有些人只强调客观,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认为领导“不体谅下级”、乱“发难”、“找碴”进而形成耿耿于怀的不满心理。3、“关系”受挫。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不善于把握自己,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使自己处于被孤立的境地,而产生非常正常的心理状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涉世不深的青年官兵容易犯以下三个方面的毛病。一是与人相处时不谦虚,喜欢说上几句,好表现自己,听不进逆耳之言;二是不善于解剖自己,却喜欢解剖别人,把领导与同志的劝告和批评当“耳旁风”,不承认自己有什么错误,并把错误推给他人,我行我素;三是私心杂念重,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同志之间相处以“不吃亏”为原则,凡此种种,即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又不能改善人际关系,最后在受挫中产生莫名其妙的怨恨心理。4、意外受挫。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时还会遇到意外打击。如出现天灾、疾病的折磨,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遭到“莫须有”的讥笑、诽谤等。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使心理猝不及防,遭到打击和挫折。2二、挫折形成的主观原因以上列举的挫折表现、除意外挫折外,大都是属于发展挫折。我们仅仅掌握挫折的表现还不够,必须深入研究挫折心理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到提高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挫折都是由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造成的,下面仅就发展挫折从主观上分析一下挫折形成的原因。1、认识水平低。所谓认识水平是指一个人对挫折情境的知觉鉴别能力。如一时恋爱不成功,大多数人认为没什么,即使有一时不快,也能进行很好的自我调控。但对认识水平低的人说,却感到受到很大的“伤害”。同样都受到领导批评,有的人能认真总结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的人认为“丢面子”,内心非常不痛快。可见,个人认识水平低是挫折心理第一位原因。2、抱负水平过高。抱负水平是指一个对自己所需达到的目标规定标准。一定的抱负水平是干好工作的动力,但抱负水平过高的人比抱负低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挫折。其道理如同期望高而失望大一样。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但对抱负水平高的人而言,特别计较领导与同志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尤其对领导的说法很当回事,达到神精过敏的程度。同是在对待工作上,抱负水平高的人唯恐出错,怕对不起领导,而一旦出错,思想包袱重,心理压力大。对于批评也是如此,抱负水平高的人就比抱负水平低的人看得要重。33、人生观念不当。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常常成为挫折的来源。比如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势必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乃至受到法律的制裁。4、生活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