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反对官僚主义》一文诞生的前因后果1922年列宁指出:“共产党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70年后这句话一语成谶。使苏共亡党亡国的,不是西方的坦克大炮,而是苏共自身脱离群众,“成了官僚主义者”。在我国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又一次提出并且轰轰烈烈开展反对官僚主义之际,周恩来在1963年5月29日所作的《反对官僚主义》报告再次被学者专家媒体拿出来学习研究宣传。但人们总是囿于文章本身的2300字,而忘记了文章的“前因”和“后果”。前因:“跃进号”轮船沉没《反对官僚主义》诞生的“前因”,就是1963年5月1日的“跃进号”轮船沉没事件。1958年大连造船厂只用了短短58天,建造出我国第一艘万吨轮,在造船时间上创造了世界造船新纪录,船厂给这艘万吨轮起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跃进号”,并特制一枚第一艘万吨远洋轮纪念章。“跃进号”代表了当时中国的造船水平和工业形象。媒体载文欢呼,邮电部还发行特种邮票。然而不久,1963年,“跃进号”触礁沉没,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跃进号”的跃进式诞生和“跃进”式沉没成为大跃进时代的缩影。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纪念活动。2013年“跃进号”沉没50周年,我国官方、民间都没有任何纪念活动。“跃进号”正被人们遗忘。而1963年的“跃进号”事件曾经让周恩来“彻夜未眠”。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63年5月份,周有14天都在处理“跃进号”事件。5月1日,周得悉“跃进号”在由青岛首航日本途中突然沉没后,立即指示海军派军舰前往出事地点营救。5月2日、3日、7日,四次约有关负责人谈话。有获救船员怀疑:“跃进号”是否因敌人发射两枚鱼雷袭击沉没。5月8日,周恩来主持中央会议,讨论此事,并同意调查小组提出的关于沉船原因“极大的可能性是触礁”的判断。5月9日,周再次致信毛泽东,提出:“‘跃进号’遇难事件,取得教训极大,首先暴露了交通部门的严重官僚主义。”10日,又到杭州向毛当面报告。12日,又冒着浓雾飞往上海,听取东海舰队和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的汇报。他说:“‘跃进号’沉没事件,已成了国际事件了。对于这样的大事,我当总理的要抓;你们这些当司令、当政治委员的,也要亲临第一线,不能只交给第二把手、第三把手!”当天,还到海军第六研究所观看潜水员前往救援前做加压试验,提醒必须周密考虑潜水员的安全。13日,还检阅了将要出海救援的编队舰只。17日,在北京再次召集新华社、交通部和解放军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开会,针对调查工作中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18日,出海编队从上海起航,19日到达调查作业区。从20日上午开始,周恩来收到一份又一份的调查报告。24日,出海编队向周恩来报告了调查结果,最后说:“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可以证实‘跃进号’确系触礁而沉没的。”“跃进号”沉没完全是官僚主义造成的灾难,正如周恩来所指,“首先暴露了交通部门的严重官僚主义”。在该事件发生前后,交通部门连续发生多起事故。为此,交通部长王首道请示:结合“跃进号”事件召开一次电话会议。5月24日,周恩来仔细审阅了报来的《电话会议计划》,批示道:“同意。有点意见,见批注。”周针对所述“会议内容,主要是号召直属企事业及地方交通系统,立即行动起来,坚决接受‘跃进号’的沉痛的经验教训”后批注:“什么叫作‘行动起来’,太抽象了。应该要求交通部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和地方交通系统,首先是电话会议所提到的各单位,将报告中要点、事故及其经验教训和紧急措施,向各单位全体职工进行传达,动员他们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实施。一句话,就是有领导地走群众路线。首长带头,大家动手,同心协力,保证安全。去掉官架子,建立新风气,这是交通部‘五反’的中心环节。”“五反”指的是1963年初中共中央提出的在城市中开展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五反”运动。运动中还专门提出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重点开展反官僚主义、反分散主义、反铺张浪费斗争。而1963年“五反”运动正是《反对官僚主义》一文“前因”的间接原因。交通部5月27日安全生产紧急电话会议开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