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神秘调研东莞人民币升值山雨欲来2010-03-2712:22:14来源:南方周末(广州)跟贴160条手机看新闻对汇率敏感的中国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都有强烈预期,但对什么时候升,升幅多少,心中没底。一些企业已经就可能的升值和供应商贸易商进行谈判,一些企业则酝酿着向内销为主的企业转型,还有一些利润率低的企业可能承受不了升值之重。如果因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本来要升的人民币不升,这对中美都不是好事。(CFP/图)对汇率敏感的中国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都有强烈预期,但对什么时候升,升幅多少,心中没底。一些企业已经就可能的升值和供应商贸易商进行谈判,一些企业则酝酿着向内销为主的企业转型,还有一些利润率低的企业可能承受不了升值之重。3月18日晚,东莞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由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率领的一行8人的调研组。第二天一大早,东莞华科电子、盈利时表业和英记夹万家私厂等7家企业的负责人和东莞台商协会、外商协会的领导就被叫到松山湖凯悦酒店参加他们的座谈会。开场白中,主持人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周若军开门见山:这次我们来,主要是了解订单情况,看看大家对人民币汇率有何看法,希望通过调研,对形势做一个比较分析。就在几天前,财政部税务司的相关人员就找到各家企业,一一询问其生产经营状况。并特别问到人民币升值将对其造成何种影响。“他们问得很仔细,记得也很认真。”华坚集团总裁办经理程玉清说,来调研的人“下了高速就直接来了华坚,市政府都没去”。神秘调研一个多月前,有媒体报道称,商务部和工信部已经完成第一轮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不久得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否认。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的此次东莞之行,被外界赋予同样的猜测。一位与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会上,蒋详细地询问了与会企业的订单情况以及“民工荒”情形。在听完众企业介绍公司的用工情况后,蒋耀平表示,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给了中西部等相对不发达的地方一个机会。在国家扩大内需等政策推动下,内地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广东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已经超过30年了,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越来越少。招工难实际上释放了一种信号:继续靠低工资赚取廉价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上述的这位与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华科电子总经理邱郁盛曾试探性地提出,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公司的利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调研组并没有接过话题。会上惟一的一次笑声,来自蒋耀平的一个玩笑,他说,“到美国买东西太便宜了,老外享受了那么多好处,还要说七说八,我们中国企业要提价。”跟随商务部调研组的一位东莞市政府官员私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商务部虽然没有明说,但调研的重点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风满楼3月19日晚,在结束东莞的调研后,蒋所率的调研组随即去了深圳。就在此前几天,美国130多个国会议员要求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酝酿对华采取汇率反补贴的贸易报复手段,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预计在4月15日发布汇率政策报告,英国金融时报专栏记者以“美国对人民币‘动武’”,来形容中美两国这场人民币汇率大战。巧合的是,美国财政部4月15日发布汇率政策报告的时间,正与广交会开幕同一天。在这一敏感时刻,商务部的低调调研,难免引起外界的猜测。在东莞,就有不少企业向记者打听商务部此行的目的和调研情况。华坚集团总裁张华荣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刚刚和其三大贸易伙伴——美国的派诺蒙、吉姆拉以及布朗鞋业的高层碰面,“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人民币将会升值。”据他透露,他们正在就可能出现的情况谈判。持同样态度的企业并不是一两家。3月18日,来广州参加一个行业论坛的美克家具集团副董事长陈江告诉记者,公司高层正在商讨应对之策。“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升值是必然趋势,但什么时候升,升幅多少,心中没底。”在他参加的这个家具行业的论坛上,“人民币升值”的话题被不时提及,受邀参加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提醒与会者,人民币升值,“已经不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老经验2005年7月21日,很多中国企业都记得这个时刻。当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