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源头活水来双庙职业中学荣家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莫过于语言的拓展与运用了,而作文就是其中一个重头戏。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了,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生活中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文章来。那可是难上加难。平日生活的平凡是主要成因。怎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材料,开户作文之源泉,快乐地作文,成功破解这一难题。近来读一本叫《人性的优点》的书,有这么一段:帮助你找到自己成功型的性格:1、随意找4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定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2、假如你是一名演员,你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3、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罗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或品质。4、把2和3综合成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5、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6、表现出自己新的个性。读到此处心情为之一动:是啊,人最难莫过于认识自己!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在互动中,描述自己心中的印象;在互动中,畅想欲言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这个互动过程,学生肯定喜欢!互动过后学生写作肯定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这不就解决学生在作文时的一个大问题——如何进行材料的采集与加工了吗?有了材料,写作肯定容易的多了。这可是巧遇解决的对策。机会来了,语文组又要开公开课,大家你推我让,都想把开课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在别人的手上,特别是本次教研又是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啊。今天,我就接了这个烫手的山芋: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乐趣与激情呢?灵光一闪,今天的教学公开课就是它了。(是借班上课!)开始上课了,我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学习语文吗?”“喜欢!”学生有气无力的回答。“今天,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真心话。”“喜欢的请举起手。”40多人,举了10来个。肯定学生说了真心话后,接着问:“同学们,学习语文最怕什么?”“作文!”这回几乎是异口同声。“好!今天我们就不学语文,更不讲讲作文。我们,我们研究一下我们自己。”说着我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我”。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不知老师壶里卖什么药。只能带着无奈看着我。我轻声漫语地说:“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上你认为比较要好的朋友的名字。注意:是你身边,现在可以采访到的朋友呦。”我特意加重了语意。学生们七嘴八舌,猜不透老师的用意。“几个?”有的同学兴奋地问。“三个吧!”“注意每个名字之间空三四行。”大约一分钟左右。“大家注意啦!你现在可以下位,当一回记者,采访你刚才写上的好友。采访的话题是:‘你对我的印象如何?’要让他讲出理由!时间为15分钟。”犹如平静的湖面扔进了一块石头。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学生眉飞色舞。我使劲地敲了敲桌子大声讲:“注意你这时的心情;注意你采访对象的说话时的口吻与表情;注意你听后内心的感受。请把它们记录下来呕!”学生纷纷走下位子,拿着笔,还有得用纸卷成话筒样子,装模作样地采访起来。几乎全员参与,气氛可谓热烈非常。只有个别学生在发呆。我轻轻地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动身去采访?他(她)担心别人不给他说实话。我大声说:“只要是真心朋友,说得肯定是实话!如果他说得是应酬话,你不是也可以验证一下他的坦诚?你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一下,他是否是你的真心朋友?”我一句话,让附近的学生停顿一下,其他学生也想听老师讲什么?当学生明白老师的话意之后。学生们之间的谈话,少了些随意,多了些谨慎。十五分钟学生采访结束,巡视一下,大部分学生都写了二百字左右文字。“看到同学给你答案,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学生马上又活跃起来。“请写下你刚才幸福的感觉吧。”有学生疑惑地讲:“老师!为什么这时的感受一定是幸福?”我在肯定了他的怀疑精神之后,语重心长地讲:“如果他对你的评价是积极的,你收获了快乐;如果他对你的评价是消极而中肯的,你收获了成功的起点;如果他对你的评价不合心意,你收获了自省——是你的表现不尽人意?还是他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是个知已?我想无论如何,你此时此刻心情应当是幸福的。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