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说学习目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合作交流、讨论、反馈和教师点拨等手段,对知识的自我发现、自我梳理,类推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根据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三)学习重、难点由于学生在进行小数加减计算时,只有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才有可能计算正确,并且有部分学生在计算顺序容易出错,为此,制定以下学习的重、难点:1、学习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学习难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借助具体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掌握有关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说学法: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学生在三年级下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两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1.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进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思维发散比较好的学生还会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这样知识再次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3.练习法。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三、说教学过程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铺垫旧知,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发现迁移;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五、当堂检测,评价成效。(一)、铺垫旧知,引入新课: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归类总结,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激活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1、口算2.2-0.25.1+0.91-0.0413+0.21.9-0.10.2-0.12、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5+63-4256+42+1872-15-4345-(78-52)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评论)教师:同学们发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设计意图】:新课前让学生对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关系进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很自然地让学生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二)、自主探究,发现方法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一张环城自行车各赛段资料一览表,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你能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