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吉本芭娜娜讨论现状综述吉本芭娜娜讨论现状综述 【摘 要】本文对我国和日本对吉本芭娜娜讨论评论著作和论文分类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评述,为今后的进一步讨论提供帮助。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讨论;综述 吉本芭娜娜(1964—)是日本当代大众小说家,小说《厨房》最初发表在1987 年 11 月的《海燕》杂志上获得了海燕新人文学奖,其续篇《满月》一举拿下了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奖。以此为开端,芭娜娜出道二十多年来,出品了 43部小说集或续集,以及 27 部散文集等,她的作品连续荣登畅销书排行榜,接连获得国内外文学奖,不仅在日本而且在欧美都有惊人的销量。日本文学评论界甚至出现了“芭娜娜现象”这一固定用词。她与村上春树一样,成为日本当代文坛颇受瞩目的新人,二人分别被冠以日本现代文学的天后与天王的美称。 近年来我国对吉本芭娜娜的讨论呈现出迅猛的势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能够搜索到对芭娜娜讨论的论文多达 91 篇,其中硕士论文达 21 篇。其中主要的讨论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主题及意义讨论 对吉本芭娜娜的讨论大多数都是从其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来分析,主要分析其疗伤治愈主题、孤独主题、死亡主题、超现实主题等,例如在国内涉及芭娜娜文学作品评论的唯一著作、即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在其 20XX 年出版的专著《吉本芭娜娜的文学世界》中从芭娜娜的成长和创作生涯出发,对其前期的六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中总结出了芭娜娜作品的“家的解体与重构”、“超现实与现实”、“死亡与救赎”三大写作主题。吉林大学周异夫发表的论文《吉本芭娜娜文学的孤独主题与社会意义》中指出芭娜娜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并以透明的感性和孤独的主题深刻表现出当代日本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而实现文学的“疗伤”功能也是吉本芭娜娜的重要初衷和其作品的社会意义所在。俞海萌的硕士论文《吉本芭娜娜文学中的“死亡”主题——与川端康成文学的“死亡主题”对比》一文中,通过与另一位热衷表现死亡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主题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比较,探讨和分析吉本芭娜娜作品中死主题的意义,她从作品所描写的死者、与死相关的超能力现象、与死相联系的梦境、死者身边的人、死与生这几个部分,通过与川端康成的比较,可以发现吉本芭娜娜希望通过所描写的死亡主题,给予读者以面对现实困境的力量和安慰。其他的如戴玉金《死亡、救赎、重生的主题嬗变——以吉本芭娜娜的处女作为讨论对象》,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