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内经》中记载,推拿的显著作用是止痛,《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又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隋唐时期:《肘后方》首次记载下颌关节脱位的推拿手法整复。宋代:医生庞安时运用按摩(推拿)法催产。明代:是小儿推拿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提出了小儿推拿特定穴“点”、“线”、“面”的特点和主要集中在两肘以下的理论。清代:对推拿治疗伤科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强调了手法正骨的重要性。《医宗金鉴》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民国时期:是承上启下,形成学术流派的关键时期。第一章推拿治疗的作用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一、调整脏腑一是直接作用,即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直接影响脏腑功能;二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经络与脏腑间的联系来实现。二、疏通经络经气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经气的盛衰,直接反映了脏腑功能的强弱,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经络包含经脉、络脉、经筋和皮部,因此,推拿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意义非常广泛,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作用中均有体现。三、行气活血推拿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其途径有三:一、是推拿对气血的生成有促进作用。二、是通过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机体的调畅。三、是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推动气血循行,活血化瘀。四、理筋整复中医学中所说的筋,又称“经筋”,是指与骨相连的肌筋组织,类似于现代解剖学的四肢和躯干部位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腱鞘、椎间盘、关节软骨盘等软组织。第二章推拿治疗的原则与治法第一节推拿治疗原则一、治未病二、治病求本三、扶正祛邪四、调整阴阳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第二节推拿基本治法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决定于两个要素,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一、温法二、通法三、补法四、泻法可用于下焦实证五、汗法汗法即发汗、发散的方法,可使病邪从汗而解。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六、和法七、散法推拿的散法很有独到之处,其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使结聚疏通,临床中对于气滞、血瘀、积聚均可运用散法。八、清法清法即清除热邪的方法,具有清热凉血、清热祛暑、生津除烦等作用。第四章推拿基本常识一、推拿疗法的性质推拿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刺激患者体表的经络、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加以特定的肢体活动,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第一节推拿疗法的性质和特点二、推拿疗法的特点1)操作方便2)适应范围广3)疗效显著4)施术安全5)容易推广6)保健强身第二节推拿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推拿适应证推拿适应证涉及骨伤、内、妇、儿、五官、神经科疾病,同时亦用于减肥、美容及保健医疗等。二、推拿禁忌证一般认为,以下情况不适合选用推拿治疗。1.各种急性传染病。2.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3.各种溃疡性皮肤病。4.烧伤、烫伤。5.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6.严重心脏病、肝病。7.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8.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病(尤其是腹部严禁拿)。9.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10.年老体弱的危重病人。11.诊断不明,不知其治疗要领的疾病(如骨折骨裂和颈椎脱位等),也应视为禁忌证,严防治疗失误。12.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患者,手法可能加剧脊髓损伤。第三节推拿疗法的一般注意事项一、推拿医师应经过正规的培训。二、推拿医师在操作时必须选择适当的体位。三、患者须采取适当的体位以配合治疗。第四节推拿异常情况的处理一、软组织损伤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附件等。皮肤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