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内容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2术语和定义3缩略语4基本要求5操作程序6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处置原则7职业防护8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静脉治疗infusiontherapy•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三、术语和定义•3.2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三、术语和定义•3.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三、术语和定义•3.4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3.5无菌技术aseptictechnique•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三、术语和定义•3.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三、术语和定义•3.7药物渗出infiltrationof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3.8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of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3.9药物外溢spillofdrug•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四、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ORT: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venouscatheter)五、基本要求•5.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5.2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5.3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5.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六、操作程序•6.1基本原则•6.1.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6.1.2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6.1.3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6.1.4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六、操作程序•6.1.5操作前后应执行WS/T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6.1.6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6.1.7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6.1.8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