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检查: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开始。1978年——、——(两省)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3、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4、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中共大)6.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是:调动……解放……推动……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春天的故事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ACA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文革”的结束D包产到户2.歌曲中的一位老人是指: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3.老人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中国家D在珠江流域在国引进外资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标: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原则:平等互利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国际方面: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是什么?国内方面:1.十年“文革”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对外开放的步骤:概念:(P58)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经济特区的创办思考:什么叫经济特区?“特”在哪里?“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依然是社会主义制度19791979年年4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1980年,国家划定年,国家划定深圳、珠海、汕头、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福建为经济特区。为经济特区。19881988年,划出海南岛设置年,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海南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点影响(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P58学思之窗思考:国家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战略意义:对加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