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的筛查与诊断一:概述•地中海贫血是指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或合成速率的变化而引起的遗传病。•人群中地贫携带者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是预防重症型地贫儿出生的可行方法,关系到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素质的大计。•地中海贫血为常染色体遗传疾病。•α地贫是由于人类α珠蛋白基因簇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组成缺陷或突变。•β地贫是人类β蛋白基因簇分布于第11号染色体短臂上合成障碍所致。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系谱的共同特点:•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患者机会相等。•患者双亲表型正常,但均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患者同胞中约有1/4可能发病。•系谱中一般看不到连续传递,多为散发或隔代遗传。•近亲婚配时,子代发病风险明显升高。二、地中海贫血命名与类型•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造成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类型α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正常人一对16号染色体上有4个α珠蛋白基因,可发生不同程度(1—4个)的缺失,导致不同程度的肽链不平衡的临床表现,称为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我国α地中海贫血患者95%以上为缺失型。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αO地贫的纯合子•基因型--/--•胎儿不能合成HbF•胎儿严重缺氧、全身水肿、重度贫血、皮肤苍白、剥脱、轻度黄疸、短肢、腹大、体腔积液(腹水、胸水)、肝脾肿大、以肝大明显。胎盘巨大、质脆。•胎儿多在妊娠30—40孕周时在宫内死亡或早产,或流产,或娩出后半小时内死亡。•尸检胎儿发育差、肝脾肿大、心脏扩大、心脏水肿、胸腔及心包积液、腹水。•孕妇可有下肢及腹壁水肿、妊高征。•或有分娩HbBart's水肿综合征胎儿史。•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形态不一,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数和Hb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包涵体和Heinz's小体生成试验阳性,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血红蛋白分析:胎儿脐血中主要成分史HbBart's含量0.7—1或少量HbH、无HbA、HbA2和HbF。•骨髓中红系细胞增生显著增多,含铁血黄素沉着明显。•遗传规律:患儿父母均为α地贫杂合子,基因型为αα/--。同为α地贫1杂合子的夫妇,每次妊娠后代中约有1/4纯合子,为重型α地贫。2/4为杂合子,1/4为正常人。•这种HbBart‘s水肿胎儿只含非α链(γ、β等),而完全无α链合成。血红蛋白H病•α地贫1与α地贫2双重杂合子,或α地贫1与非缺失型α地贫双重杂合子。•基因型:(-α/--)、(-α/--)、(ααγ/--)。•出生时脐血Hb电泳是HbBart's>HbH,可高达25%,6个月以后HbBart's消失,HbH增多。•出生时几乎无明显症状,至一周岁左右便出现H病的临床症状,这时患儿有轻度或中度的贫血。Hb含量在70—100g/dL左右,多数患者伴有肝脾肿大及轻度黄疸。如Hb含量降至30-40g/dL,出现类似重型β地贫的特殊贫血面容。肝脾肿大与黄疸明显等。•MCV、MCH及MCHC,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降低。•合并感染或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及妊娠均可加重贫血,常反复出现黄疸,甚至急性溶血危象。•骨髓检查有变化:红系细胞增生明显,有核红细胞内可见HbH包涵体。•血片中红细胞低色素、大小不等、浅染、异形明显、靶型细胞多见、网织细胞增多约0.05%左右。•HbH电泳可见HbH带,其含量约为0.05%—0.3%,成人HbA相应减少,HbA2减少至约0.01—0.2。HbH包涵体阳性,Heinz's小体生成试验阳性,异丙醇试验阳性。α/β比约为0.3—0.6。•双亲基因型多为(αα/--)和(α-/αα),(αα/--)和(αα/ααγ)。•遗传规律:1/4为双重杂合子,(-α/--)、(α-/--)或(ααγ/--);2/4轻型或静止型,(αα/--)、(αα/-α)和(αα/ααγ)。1/4为正常。轻型(标准型)α地贫•α地贫1杂合子(αα/--)或α地贫2杂合子(α-/α-)。•出生时脐血HbBart‘s5—10%,于生后6个月完全消失。•可无贫血及无任何症状或只有轻微贫血,肝脾无肿大或轻度肿大,感染或妊娠时加重。•血片中红细胞形态轻度改变、大小不等、中央浅染、异形等。红细胞寿命缩短。•变性珠蛋白小体形成试验阳性,HbF含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