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T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CCTT))ComputedComputedTomographyTomography一、一、CTCT发展史发展史CT是现代航天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无创伤、无痛苦的影像诊断手段。1969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功。1972年英国放射学会首先报道这一科学成果,并由他和神经放射学家Ambrse成功地应用脑部,获得了第一例脑肿瘤影像。1973年英国放射学杂志作了正式报道,被医学院界誉为放射诊断划时代的飞跃。1974年Ledley设计全身CT机。Hounsfield和Cormark获1979年诺贝尔生物学奖。我国黎光熙教授1975年首先报道,1979年上海华山医院首先引进第一台头颅机,1982年湘雅医院引进头颅机。二、二、CTCT设备与分代设备与分代设备组成:①扫描部分:X线球管,探测器,扫描架;②计算机系统:贮存,运算;③图像显示,存贮系统。各代各代CTCT机的特点机的特点分代:根据探测器的数目,球管与探测器运转方式。第一代CTX线球管为固定阳极,发射X线为直线笔形束,一个探测器,采用直线和旋转扫描相结合,即直线扫描后,旋转1度,再行直线扫描,旋转180°完成一层面扫描,扫描时间4~5分钟。矩阵象素256×256或320×320。仅用于颅脑检查。第二代CT与第一代无质的区别,仅由小角度(3~30度)扇形X线束替代了直线笔形束,探测器增至几十个,扫描时间缩至10秒到1.5分钟,矩阵象素与第一代CT机相同,可用于颅脑和腹部。第三代CTX线球管为旋转阳极。发射X线为扇形束,角度较大达30~45度,探测器多达几百个,只做旋转扫描,扫描时间为2.4~10秒,矩阵象素除256×256和320×320外,还有512×512。适用全身各部位。第四代CT与第三代无质的区别,探测器多达1000余个,固定安装在扫描机架四周,仅X线球管绕患者旋转,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5秒。第五代CT为最新发展的电影扫描CT(cineCTscanner),在扫描速度上有飞跃发展,采用电子枪结构,使每次扫描时间缩短至50毫秒,大大有利于心脏CT扫描。三、三、CTCT的进展的进展CT机沿用至今,无论从技术设计,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等方面均有很大的进展。机械运动方式:平移-旋转→旋转-旋转→滑环运转(螺旋)。机型的发展:头颅CT机(几分钟/层)→全身CT机(几秒/层)→螺旋CT机、电子束CT机(16层以上/秒)。CT扫描方式的进展:间隔层面式扫描和采样(普通CT)→连续容积式扫描和采样(SCT、EBCT)。普通CT与螺旋CT的比较四、四、CTCT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的基本原理CT是以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横断扫描;探测器接受该层面X线的衰减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经计算机重建程序,排列成矩阵,经数/模转换器,在显示器上重建出CT图像。XX线衰减线衰减X线在穿过物质时其强度呈指数关系衰减。X线通过均匀物质后的强度Iout与入射强度Iin的关系为:Iout=Iine-µl“µ”组织衰减系数(决定于原子序数和电子密度);“l”为组织厚度。体素及像素体素Voxel像素PixelCT图像实际上是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层厚的体层图像。我们将成像的体层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我们称之为体素。同样,一幅CT图像是由许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被称之为像素。体素是一个三维的概念,而像素是一个二维的概念。像素是体素在成像时表现。像素越小,越可分清图像的细节,图像也就有较高的分辨率。CT成像原理沿着x射线束通过的路径上,物质的密度和组成等都是不均匀的。将目标分割成许多像素,每个像素的长度为w,w应足够小,使得每一个小单元均可假定为单质均匀密度体,因而每个小单元衰减系数可以假定为常值。为了建立CT图象,就必须求出每个小单元的衰减系数。因此μ1+μ2+μ3+……μn=1/w(In)I0/In就是建立CT图象的基本方程。n个未知的衰减系数不可能由一次穿射二获得,因为一个方程式不可能解出多个未知数。从不同方向进行多次的穿射,就可以收集足够多的数据,从而建立起足够数量的方程式。重建(Reconstruction)X1(3)X2(2)X3(5)X4(7)8912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