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筛查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小儿骨科朱浩亮•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别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英文简称:DDH)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许多原因都能影响宝宝的髋关节发育。引起宝宝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原因包括:有时球状的股骨头没有很好地嵌在窝状的髋臼里而发生移位;有时虽然股骨头在髋臼内,但容易滑入脱出;或者由于髋臼太浅导致髋关节容易脱位。•它好发於女婴,合并臀位生产,羊膜水较少,左侧较多。如何在婴儿阶段早期发现?•临床中可观察下列异常:•(1)两下肢长短不一,且患侧下肢活动力较差(见图)。•(2)一侧(患肢)髋关节较不易向外展开(见图)。•(3)两侧大腿内侧、鼠蹊部、会阴部或臀部之皮肤皱褶不对称(见图)。•(4)一侧(患侧)的大腿粗隆向上外凸起。1—6个月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适用于B超技术筛查•采用超声波髋关节检查技术诊断该疾病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它具有无射线损害、对软骨组织敏感,允许重复操作等特点,广泛运用于青少年先天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普查。•对于存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高风险的月龄6个月儿童,用于发育不良的传统筛查手段是进行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在这一年龄组X线平片是筛查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方式会使无症状的儿童过度暴露于电离辐射之下,当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正日益增加。•在新生儿中可选择超声检查,且无电离辐射风险。然而,由于骨化中心的发育这一局限性,使得超声检查通常并不用于大龄儿童。在该研究中,我们提出的假设是,6月龄儿童骨化中心的大小还可以允许应用超声进行DDH的有效筛查。该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评估超声用于月龄6个月儿童DDH筛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超声筛查的结果一致表明,行非手术治疗的患儿增加了。一项来自挪威的研究表明,行超声检查组的非手术治疗率几乎是未行超声检查组的两倍,并且那些超声检查组行非手术治疗的患儿在随后复查中大部分也是正常的。髋关节冠状面B超检查方法•将患儿置于特制的检查床上,取侧卧位,助手维持患儿髋关节于中立位(如图),探头置于髋关节外侧,并于患者身体长轴平行,用实时超声检查,获得髋关节标准冠状面声像图。此切面通过髋臼窝中央,能最大显示骨性髋臼、Y状软骨及股骨头α在标准冠状面声像图上作三条线,测量a角和β角数值第一条基线(baseline)基线是自关节囊在髂骨上的起点至骨性髋臼凸引一直线,为软骨性髋臼盖和骨性髋臼凸的分界线第二条线为扩张线或软骨性髋臼盖线或称倾斜线(inclinationline)扩张线是髋性髋臼凸至纤维软骨盂缘的连线第三条线为髋臼盖线(lineofacetabulum)是髋臼窝内髂骨内下缘骨性骨髋臼凸的连线α角:基线和髋臼盖线之间的夹角,用来衡量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β角:扩张线和基线之间的夹角,代表软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β角大说明股骨头向侧方移位。βα角小说明髋臼浅;β角大说明股骨头向侧方移位,Graf根据α、β角大小,将髋关节分为以下四型:Ⅰ型:α>60°、β<55°。属正常髋关节,骨性髋臼发育良好,三角型软骨型髋臼从外上方包盖股骨头(如图)。Ⅱ型:43°<α<60°、55°<β<77°。为骨性髋臼发育不良。由于3个月以内婴儿的超声图像85%属Ⅱ型,故为该组设立亚型(如图)。Ⅲ型:α<43°、β>77°。为偏心型或半脱位(如图),股骨头向外上方脱位,软骨性髋臼盖受压变形,回声增强。Ⅳ型:α<43°、β>77°。为髋关节完全脱位(如图),在髂骨外侧软组织内见到股骨头。5个月后B超检查示:病例一个月后复查X线所见病例2015年1月,患儿2个月时在我院作B超筛查发现双髋关节均发育不良针对1至4个月以内的婴儿,若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建议进行外展操锻炼帮助其康复2015年3月,患儿4个月时再次在我院作B超筛查,双髋关节发育不良未见明显改善患儿4个月时髋关节发育不良,且不能得到好的改善可使用Pavlik吊带进行治疗Pavlik吊带治疗2015年5月,该患儿进行Pavlik吊带治疗一个月后复查B超比较图片病例患儿出生后洗澡时就被发现有皮纹不对称的表现,双髋外展活动有受限,于四天后抱入我院做双髋部B超检查。如图示:患儿满两个月后复诊。如图见:患儿三个月后再次B超复查。如图见:患儿6个月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