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别山精神”献身教书育人事业——湖北省教育界人士畅谈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事迹体会汪金权一直以微笑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与年轻教师们切磋1课堂上的汪老师永远那么认真读书学习是汪金权生活的一部分当之无愧的师德标兵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静汪金权同志扎根山乡,23年倾心教育、淡薄名利、捐资助学、坚守清贫,展现了一位优秀的山乡教师形象。他是我们全省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师德标兵。汪金权同志具有扎根基层、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他献身事业,甘当人梯,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汪金权同志具有淡薄名利、甘于清贫的人生境界,他始终保持艰苦的作风,以一流的工作业绩2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汪金权同志具有爱生如子、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社会的建设;汪金权同志具有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他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立足本职。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对学习、宣传好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好、宣传好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汪老师先后获得了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人民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去年教师节,汪老师又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为汪金权老师颁发了奖牌,汪老师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汪老师以他大别山下23年的坚守,以其照亮他人的电线杆情怀,以其桥梁精神,为人师表,堪称师德典范。他始终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踏实教学,认真工作,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法,他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在当地一直名列前茅。汪老师在教学中坚持“四不原则”,从培养人才入手,设置了课堂的“五会”目标,要求自己对每一届学生都有新的教案,同一篇课文每一届学生都要听到不同的内容。他给予升学有望的学生和那些不能够走进大学的学生是一样的爱,一样地让他们学有所成,每一个学生在汪老师的心中都会留下一份独有的地位。多年来,3在汪老师的努力下,他带的学生语文成绩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在蕲春县,虽然四中的教学水平属于中等上下,但是这个学校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汪老师教过的学生先后有1200多篇作文在报刊上发表,有多人参加全国全省的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有一大批学生能够写一手非常漂亮、规范的汉字。从1993年开始,汪金权老师就潜心研究主编和参与编写了6本教学辅导用书。这些都和汪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分不开。我们这个座谈会的主题就定位在对汪金权老师教育思想进行研讨。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对于汪金权老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学习更多的是着眼于师德、师风方面的挖掘,而汪老师在20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也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从汪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汪金权同志独特的教育思想,这和他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典型事迹一样难能可贵,更值得我们去总结、提炼、宣传和推广。让汪金权的事迹影响更多教师■武汉大学教科院教授胥青山汪老师的确是我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是荆楚大地上的教育明星,也是我们学习的师德模范,可以说是净化人们灵4魂的榜样。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让我感到震撼,真是没有想到在如今的社会风气下,还能够有汪老师这样默默扎根在山乡、全身心付出的人。汪老师的事迹很多,我觉得集中到一点说,他是一名普通教师,一名大山深处的教师,他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人生的规划师,是学生的精神支柱,是学生心中永远不灭的一盏明灯。作为教师,汪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他周围的学生。汪老师深深地知道他的教育使命,他在学校的20年里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他的以大爱大义为核心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爱教师、爱教学、爱学生、爱山区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将自己的青春、生命、知识、才华以及微薄的工资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爱得执著、爱得真诚、爱得深刻、爱得久远、爱得无悔。正因为他的这份爱,才使得他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在汪老师心里,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差生,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所以汪老师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