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催发剂东兴区新店中心校姜林2013年5月10日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参与度的催发剂.内江市东兴区新店乡中心学校姜林学生上课的精力集中程度及参与度与教学的效果息息相关,那么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怎么让学生乐于参到数学活动中来呢?“兴趣”是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重要的事。”低段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故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尤为重要。一、激活课堂兴趣,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课堂上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情境或活动达到教学目标。融入学生觉得有趣的内容或令人愉快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有帮助的。活动要与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相吻合,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就学习内容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将学生兴趣融入学习的另一种途径。例如、我在上小学一年级数学,用凑十法做《9+几》这节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9+4=?今天是“9”是主人,在家中备好酒菜招待自己的好朋友“1”。我又唱了一句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对付它的是猎枪……”孩子们很兴奋,听得津津有味,我接着说:“9+4=?‘4’不是‘9’的朋友怎么办呢?”有个孩子举手说:“学孙悟空变……”我鼓励了孩子“太聪明了,就是‘4’用分身法变成了‘1’和‘3’。‘1’去做客‘3’留在家中,孩子们齐声说:“‘9’和‘1’凑在一起等于10”我又说:“‘9’和‘1’酒足饭饱之后是不是该去看看家中的兄弟‘3’怎么样了?”孩子们说:“该去看看他了,要不‘3’该哭鼻子了……”我说:“同学们真有爱心,那想一想10+3等于多少?”“13”“孩子们高兴地鼓掌说。就这样,我通过这有趣的适合孩子们心理与思维的教学情境成功的教会了孩子们用凑十法做《9+几》的加法。二、课堂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们都参与到有趣的学习活动当中来。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不一样的,少数优生会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大部分学生思维稍差,经过引导也能很快地进入状态。但有少数学生思维较慢,跟不上课堂的节奏。久而久之就被沦为“旁听者”,这时教师要注意给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使他们都乐意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有所收获。这需要教师要充分理解并应用《赏识教育》。对“优、中、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肯定、赏识、表扬。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体会到老师时刻在关注自己进步,且为之骄傲。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趣味性强且适合小孩子思维的知识融入其教学情境,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要留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探究知识,学会自己去创造。在充满趣味的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手脑并用。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我就十分重视学生的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的激发。例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册《8、7、6加几》的加法中。我头一天叫同学们准备20个自己喜欢的小学具。同学们上课带来了“漂亮的玻弹”“五彩的小棒”“美丽的小花”“拿枪的小兵”……我在黑板写出8+5=?我说:“同学们自己想想办法,怎么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把它做出来。”任务布置之后,同学们兴趣高涨,纷纷动手,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不时点拨、启发、肯定不同同学的不同做法,他们都很高兴,觉得自己战胜了这道题,感觉自己如打了胜仗了骑士,十分自豪。此时,组织好课堂纪律尤为重要,给儿童有限度的自由,“莫让风筝断了线”适时结束这个过程,进入下一程序,任务时间过久思维能力快的同学认为自己完成了任务无事可做,就会思想跑马。影响别的同学,任务时间过短,思维慢的同学探究会完不成,老师了解情况也不彻底,所以,教师要拿捏好这个度。三、课堂要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利于学生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活动...